“唉……悔不該當初啊!”
“沒事兒,有得有失,我們把這批裝置賣到新加坡、菲律賓那邊去,反正那裡也有中文報社,虧是不會虧的,說不定還能賺一點呢。”
馬習如笑著對馬習珍說道。
“哥,你的意思是這套裝置咱們不用了賣掉,然後直接從西德國購買最先進的印刷裝置,直接一步到位換成計算機裝置,走在其他報社的前頭?”
馬習珍不是個笨蛋,一聽馬習如的話立刻就有點明白是什麼意思。
“沒錯,咱們東方日報成立的晚,對比明報之類的老牌報紙沒有什麼優勢。這次《玉皇日報》直接掀桌子是我們的一次機會,彎道道超的車機會。
現在港島市民對橫版報紙很感興趣,誰第二家開始使用橫版印刷,誰就會快速的搶佔市場。
明報還有大公報等老報社估計是捨不得直接捨不得換裝置,還需要觀望觀望。而我們又不差錢,至於沒有計算機多彩,那更簡單了,直接用錢砸就行了。”
“好的哥,那我就去訂購裝置了,炎夏人在歐洲報社工作的留學生也不少,挖幾個過來培訓就可以了,砸不動玉皇集團的人還砸不動這些人。
要說還是哥你聰明,這次真是絕妙的時機,咱們追趕其他報紙也就快了很多。”
“要不怎麼我是哥呢!你多留意下報社的情況,今晚要交貨呢,我顧不上報社。現在的風頭也有點緊了,趕快把東方日報做大做強,掌握了話語權幹什麼都安全一些。”
“唉,自從lak哥跑路之後,港島黑白道都是人心惶惶,而且訊息也沒有那麼通暢了,大哥你可得小心一點,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明白,這還用你教?我也是混了近20年的人,什麼樣的大風大浪沒見過。”
……
九龍,文匯報。
“老闆,今天我們的報紙的訂購數目下降了一萬份,現在已經不到十萬份了。”
“唉,報紙競爭的也是越來越激烈,我們和大公報沒有報道內地的事情也是失策,那曾想明報直接搶了我們不少讀者。”
“是啊,最近這些年陸陸續續從內地過來的人都快幾十萬人了,明報就是依靠這一點吸引了不少讀者。
現在港島報業又進來玉皇日報一條大白鯊,咱們報社旗下的作家和編輯也跳槽了不少,真是越來越難混了。
老闆,關於橫版印刷的事情您怎麼看?咱們是不是?”
“這件事情還是觀望下再說吧,一整套裝置下來,一年甚至幾年的利潤都進去了。咱們看看明報和星島日報他們怎麼應付吧,現在廣告的行情也不是很好,報紙越來越不賺錢了。”
……
中環,星島日報。
胡仙助理急匆匆走進胡仙的辦公室,手裡拿著今天的報紙訂購報表,內容他看了,《玉皇日報》的銷量讓他大為震驚,形勢不容樂觀。
“老闆,以往我們的報紙就算賣不完,也不過剩下幾百上千份而已。但是昨天我們的報紙足足有兩萬份報紙滯銷,咱們報紙的訂購數量已經下降到不足17萬份。
要是繼續這樣下去的話,那些訂閱的公司也可能會取消我們星島日報的訂閱,畢竟咱們和玉皇日報的針對群體高度重合,咱們的資訊渠道又不去玉皇日報,長此以往不是辦法啊。”
助理有些失落的對胡仙說道,他也在星島報業工作嗎十幾年了,對於星島報業的感情肯定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