晾穀場上些許農夫勞動著,有的攏麥子,有的揚麥子,有的趕著牛打麥子,牛身後拉著的是一個大圓石墩,當然也有收購麥子的商人。
蔡忠祥最後一次就是出現在這裡。
陳瀾蹲在地上,抓起一把小麥,看著小麥緩緩的從她手上流下。
她站起來,向那邊的兩位勞作的農夫走去。
他們四十歲左右,夫妻倆在那用麻袋裝著麥子。
“大叔,我來幫你”那位大叔要把一袋糧食裝到牛車上去,他們汗流浹背,盡顯疲憊。
陳瀾過去幫他裝上牛車。
“謝謝你啊!小夥子”
“沒事兒”
幫他裝上車以後,陳瀾讓那位大嬸坐在旁邊的小木凳上休息,她則把劍擱在旁邊的地上拿起木掀幫他們裝麥子。
“大叔,咱這一畝能產多少麥子?”陳瀾嫌幹活沒事在那找話題聊著。
“三石左右吧!”
他們這的一石大約是現在的一百斤。
所以畝產三百斤,現代的話畝產七八百斤都是正常的。
“那咱這交稅交的多嗎?”
“以前交的多,以前交的是糧食,每四十斤糧食交五六斤糧食呢,現在不收糧食,改收銀子了,每四十斤交一斤的價錢,但那些商販把糧價壓的很低”大叔看了看那邊的商販:“我們沒辦法,只能賣更多的糧食,不過總體來說,沒以前交的多了”
聽到這話,陳瀾心裡說不出的難受,商販把價格壓的低,他們為了湊夠交稅的錢,不得不賤賣糧食。
陳瀾幫他們把最後一袋麥子裝上牛車上。
他們很熱情,想要讓陳瀾到他們家吃飯。
陳瀾婉拒。
她撿起地上的劍,朝那邊還未走是商販走去。
陳瀾在那看他收麥子看了好一會兒。
“大哥,你這多少錢一斤?”
“1.5文”那商販說道。
“能不能貴點?”
“你愛賣不賣,不信你去問問其他人,都是這個價”
陳瀾看他們收了一車又一車麥子:“那你們這收麥子是不是可掙錢?”
“掙錢個啥呀!你是不知道”那商販小聲道:“這糧食都是賣給官府的,他們給的價格也比這高不了多少,我們就賺個差價,養個餬口。”
陳瀾沒有再問,問了他也不會實話告訴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