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長沙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這兩首詩是她最喜歡的,很能激勵人。
她一筆一劃的用楷書寫著。
趙歷說的沒錯,亓官明軒一定是知道那件事會發生。但為何沒有阻止?是為了國師蔡忠祥還是為了他手中的秘寶?國師被救走了,支援他的黨羽必會重出江湖,這樣以來,分佈在大明的細胞便會重新聯絡起來,形成血管,執行在在各個組織、器官中。若他們真的運營起來,第一件事會做什麼?會做什麼呢?——假如她被關十年,受盡折磨,有一天被人救走,身後黨羽還在——亂黨——叛亂。這個念頭在她腦中油然而生。她也被嚇了一跳。
若真是如此,亓官明軒為什麼當初不把他給殺了,永訣後患。
若國師真的死了,支援他的組織尚存,他們會偃旗息鼓、暫避鋒芒。這對於整個國家來說太可怕了,留著這麼一個組織存在。
所以若想斬草除根,必須由國師把他們引出來,這樣以來,分佈在錦衣衛以及各地的臥底便會有所動作。但亓官明軒真的有把握把他們一舉殲滅嗎?若沒有,到最後政權顛覆、改朝換代。
先不說亓官明軒有沒有能力殲滅吧!國師被救,秘寶重現,民間謠傳得秘寶者得天下,其追隨搶奪者必定會蜂蛹而出,到時候各種勢力為了秘寶而掙得頭破血流,那,他們的勢力削弱了,國家的勢力就相對提升了,這樣以來,錦衣衛打擊各地勢力,就相對容易了很多。
可秘寶又是什麼呢?得秘寶者得天下,真的會有這種秘寶嗎?會不會是一種噱頭,故弄玄虛。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若真想得到天下,最主要的還是籠絡民心,得到百姓的支援。
可——這跟太子又有什麼關係呢?
陳瀾看著眼前的令牌,東宮的令牌。是張韜臨死前交給她的,讓她小心太子。
若太子真的是幕後主謀,可是為什麼呢?他已經是太子了啊!只要不作死,皇位註定是他的。聽說太子紈絝,沉醉於紙醉金迷,他真的有那麼大的野心與謀略嗎?——假如他的紈絝是裝的,但他是太子,為什麼還要費勁這一番心力呢?若不是裝的,太子謀劃城北牢房一案,放走國師,意欲何為?
陳瀾低頭思索著。
“勾——結——亂——黨”她一字一句的說出了腦海中的想法。
太子紈絝、紙醉金迷,皇上對其不管不顧,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勢必會引起諸多皇子不滿。這太子他被當成了槍使,單憑勾結亂黨這一事,就足以把他拉下馬。
會是誰呢?陳瀾除了打聽過太子以外,對於其他人都不知道。
管他呢?又不是她的事。
陳瀾回想著今日的思索。不可思議的向床榻走去。
因為張韜臨死前給她的令牌,讓她知道他們的死沒那麼簡單。所以在趙歷告訴她亓官明軒知道城北牢房一案會發生卻沒有阻止這一事,她也不震驚。
是她小時候宮鬥劇看得多了還是她想的多了——這特麼太宮鬥了吧!
她以前看宮鬥劇的時候,局看到一半就猜到了幕後黑手是誰。但還是堅持看完,想看看自己的猜想對不對。
猜想太可怕了,也不知道她猜的對不對。
亓官明軒也挺厲害的。一石几鳥啊這?陳瀾不想重新來過再數一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