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容易把朱樹人的外交要臉,解釋為“要臉不要實惠,限制了對外擴張,工業時代快來了,這是自廢武功”。
但朱樹人從沒說過他這樣指導大明的發展,就會導致不要擴張!
擴張當然是要擴張的!
而且擴張這種事情,當工業化的原料供應地、產品傾銷地需求凸顯後,民間資本自發都會去擴,那是根本擋不住的。官府只要管好總的水閘,防止大水漫灌就行了,至於灌既不足是不可能的。
沒有生產力,指望生產關係自己擴張,那是做夢,生產力上來了,不擴也得擴。與其擔心將來不擴,不如擔心將來科技能不能爬到全世界第一梯隊,生產力能不能做到最強、最有擴張性。
朱樹人的外交把關主張,最多隻是說,首先,不能給擴張套上從底層政治邏輯就正反饋的迴圈、被馬太效應飛輪效應自激勵強化。
得是好歹面子上解釋的過去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你得藉口找的好,而且做戲做全套。
比如這次,劉國能會留下口實,那就提前堵住,絕不在當世也不在史書上留下問題,能堵漏為什麼不堵。
而且事實上,別以為西方國家搶劫就完全不要臉了——那些完全不要臉的,往往不長久,西班牙葡萄牙乃至荷蘭,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是不要臉的,但他們的地盤長久了嗎?
二戰前的德日,也是陷入了“理由都不用找充分,就隨便過擴、或者下克上自作主張擴”的自激勵強化,最後崩了。如果小鬍子在捷克問題之後能踩住剎車,他早就是德國曆史的頂級偉人了,至於倭寇那邊,下克上的禍害就更不用說了。
而那些把擴張成果消化到肚子裡的,比如昂撒雙奸和羅剎人,他們好歹是地球上唯三自19世紀以來拓地數百萬乃至上千萬平方公里的擴張國家。但這仨偏偏就是很注重遮羞布、注重控制自己人膨脹獨走的慾望。
米國人最黑的,也就是美墨戰爭,其他都還比較要臉。
哪怕是羅剎人,也有大部分後世普通大眾沒學到的一面——1856年、尼古拉一世因為錯誤發動某一場對奧斯曼的戰爭導致帝國陷入泥潭、最後服毒自盡背鍋結束戰爭後,一直到1860年代擴張回血,羅剎人都是很注重外交臉面的。
尹格某某耶夫在中亞那後世五國的地盤上興風作浪、過擴土地時。每次遇到戴陰大使去找亞歷山大二世抗議,亞歷山大二世都會雙手一攤,跟戴陰大使抱怨:
這都不是帝國外交有關部門和皇帝的意思!你們也知道的,我們羅剎國科技落後,至今還沒裝上電報,中亞鞭長莫及,當地的戰區軍官簡直形同軍閥!都是他們下克上獨走自行挑釁開戰!不代表我國的外交態度!一定會嚴懲!
而最後的結果呢?都是:如果打輸了,那就真的嚴懲。
如果打贏了,又開拓了一塊土地,就跟如今朱樹人對劉國能一樣,先明降暗升,將來等風頭過去了、戴陰大使不再盯著了,再實打實升官。
但表面功夫一定要做足,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防止將來真的發生“軍部下克上獨走”。
倭寇顯然就是這方面沒做好,所以佔的地消化不良,最後步子邁大亡國覆滅全吐出來(也多虧他們沒做好,這算是天佑華夏)。
而如果仔細翻翻羅剎人的歷史書,就知道他們不僅在中亞表面功夫要做好,在後世“他大清”的北邊就更是如此,可見這樣的外交經驗是有普遍學習推廣價值的。
按官方宣傳口徑,本來1856年之後,亞歷山大二世跟外交有關部門的意思,是“咱剛剛被英法聯軍在某個靠近土雞的半島揍了,對面的蟎清也剛剛被英法聯軍揍了燒了圓明園,咱兩家苦主可以聯盟抱團對付英法”。
而還是那位剛才提到的在中亞大展拳腳的尹格某某耶夫將軍,到了蟎清這兒談判時,再次發揮了下克上獨走,據說都是這人自作主張。最後談判結果就不贅述了,初中課本都有。
而事後亞歷山大二世還是按照老慣例對咸豐表示他不知情,他沒這樣要求,而且又處分了尹格某某耶夫,讓咸豐栽都栽得沒脾氣。
所謂師夷長技以制夷,朱樹人兼通中外,後世的歷史早已證明,這種甩鍋給屬下“私開邊釁、明降暗升”的操作,最能瓦解國際仇恨,也能夠壓制真正下克上的節奏,吃進來的利益也最容易拿穩,
那朱樹人沒道理不把這麼好用的招數拿來給華夏文明用嘛。
再歹毒的招數,能為我所用就是好招。
千萬別覺得為了外交面子而處罰己方表面犯錯人員都是虛偽,昂撒雙奸和羅剎都這麼幹的。政治和外交本來就是這麼深奧歹毒的東西,這跟陣營立場無關。
朱樹人的每一步考慮,都不是他本人活著的時候最爽,但絕對是幾百年的大時間尺度來看,最有利於過擴地區長治久安的。
——
ps:那幫老6臨時改行程拖延了……後天才來杭州,所以今天不請假了,照常更新,明天也更,後天請個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