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最後他們是被強攻破城才投降的,只能按照戰俘處置!貴國想要回戰俘的條件,都在這上面了,本王不是來和你們談判的,是宣佈這項決定的,能答應,等條件滿足之日,我們自會釋放戰俘,若是不答應,所有戰俘都會被處決!”
楊森.塔斯曼聽了通譯的轉述後大驚:“尊敬的親王殿下,您不能這樣,作為文明國家的執政者,怎麼能殺俘呢?”
朱樹人法令紋一跳:“你們還沒看條件呢。”
楊森塔斯曼只好仔細去看,文書倒是已經提前讓人翻譯成荷蘭語了:“讓我們找到笛卡爾先生及其門徒,帶到亞洲,交換大員島戰役最終被俘的2800多位戰俘和商人、水手?
在笛卡爾先生及其門徒抵達之前,所有戰俘都會被作為僱農對待,保證溫飽在大員島開荒?”
笛卡爾如今在西方也已經有一點名氣了,荷蘭上流社會訊息靈通的倒也知道其存在,楊森塔斯曼當然也知道。
他好歹也算是一個地理探險家和半個博物學家,對學術還是挺關心的。
塔斯曼猶豫了一下,忍不住試探:“能問一下,攝政王殿下,您要找笛卡爾先生,是有什麼目的麼?”
朱樹人也不含湖:“我在亞洲,都聽說了笛卡爾先生的大名,想找他來我這兒,隨便負責一家研究所——當然,本王的研究所非常多,絕不止這一家,本王手下擅長技巧算術的人才也不少,其他很多所都已經有得力的負責人了。
本王只是想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多一些視角鏡鑑,互相切磋或許能有啟發,僅此而已。所以你們要是能招攬到更多跟笛卡爾先生類似的、只是名字不為我知的賢哲,也可以招攬來大明,
本王自會重酬重用,當然,本王會考校他們的學問,學問可以差,但是不是騙子本王還是能看出來的。”
朱樹人從來不是歷史名人集郵癖,他當然也知道一個笛卡爾形成不了質變,將來更多的科技人才要靠大明自己培養。
但現在的問題是,大明就算懂一點自然科學的人,也是讀四書五經出身的,思路很侷限,朱樹人需要一些鯰魚效應,把水攪渾,跟這些人互相啟發。
這才是學術人才國際化的真正意義。
科學家也需要靠門口的野蠻人逼著他們動起來嘛,否則老是躺在那兒論資排輩徒子徒孫,徒子徒孫又不敢提意見,那還搞個毛。
至於朱樹人這麼說,也是不希望塔斯曼誤以為笛卡爾真有多奇貨可居,那只是一個招牌,別想高價訛人。
塔斯曼還想跟他談談待遇,朱樹人就不願多說了,只說笛卡爾麼,在歐洲賺多少,他至少給五倍,也可能十倍,視其貢獻而定,還能額外加賞。但這只是一個標杆,不可以援引。
至於其他細節,朱樹人直接拿手上的俘虜說是,他們要是不希望那幾千個荷蘭俘虜重獲自由,大可以不照辦。
塔斯曼考慮再三,只能表示他只是個帶話的,就算一切順利,從巴達維亞回荷蘭,就得航行七個月之久,往返就是十四個月,在歐洲找人、給被招募者留時間安家、決策,也都要時間。
所以至少也要一年半之後才可能把人帶回來,慢一點兩年都不奇怪。
從巴達維亞航行到大員或者福建,還要再加一兩個月呢,關鍵看風向順不順。
朱樹人:“時間可以等,反正這兩三年裡,荷蘭俘虜在大員島不會受到虐待。只要他們努力幹活,可以吃飽飯有房子住,還有必要的醫療條件保障。”
得到了他的許諾後,荷蘭人只好乖乖就範,先回去籌備了。
——
ps:前幾天都是七千字大章,差不多要換地圖了。
但明天會有感情戲,把最後方子翎的事兒清算一下,可以跳過,不想看的明天就別點開書,今天看完後可以提前把閱讀目錄往回翻幾章,這樣就不會訂閱到明天的感情戲。明天還有一小部分篇幅,最終解決鄭家問題的一些戲,沒多少,就不斷章了,想跳可以一起跳。
週末本來就要出門,所以後天請假,我再捋一捋換地圖的問題,大綱被我臨時起意折騰亂了。
下週一開始寫回跟多爾袞那邊重新開戰的戲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