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歷史已經改變得不像樣子,朱常淓一上來就稱帝了,當然也沒有給朱聿鍵恢復王爵。這次的事情,也就沒有波及到他。鄭家人窺伺一番之後,確認沒找到任何朱聿鍵跟涉桉諸王聯絡的線索,鄭成功也不想誣陷好人,就準備如實上奏。
說起來,這朱聿鍵也算是因禍得福,但凡他此前被恢復了王爵,那說不定就會被其他王爺書信聯絡,到時候還得被圈禁終生。現在雖然一開始就沒恢復爵位,卻好歹可以下半輩子自由生活。
朱聿鍵歷史上還算是非常有骨氣、接地氣,有所作為的明朝藩王,他能徹底提前置身事外,也是朱樹人所樂見的。
瞭解完鄭家人近期的舉動後,朱樹人也表示欣慰:“鄭賢弟肯實事求是,那是好事。既然是我們到早了,自然不會苛責於他。
孤本意就是數月沒來,先來江寧賞玩一番,這兩日你們打聽著點,鄭賢弟到了,就立刻帶他來見我。
去年李定國改土歸流雲貴,還是得了不少用兵經驗的,一些熱帶病防治藥的用法、防治總結,福建那邊也該學起來,防患未然。大員島的瘴癘熱病,只會比雲南更甚。讓他手下的醫官,跟李定國派回來的醫官好好交流一下。”
顧炎武立刻表示收到指示,一切他自會盯著,鄭成功一抵達就會召來。
朱樹人:“那趁著鄭賢弟還沒到,這兩天先安排孤視察一下所有研究所吧。這一年,想來他們也有不少建樹。”
顧炎武立刻安排下去,當天中午開始,朱樹人就臨時插入了一些行程,輪流參觀江寧鎮上各處研究所,還有馬鞍山的鋼鐵廠、鍊銅廠、兵工廠。
這裡面最重要的,當然還是兵工廠,所以第一天下午就先排到了。
朱樹人看得很仔細,發現磁選礦的技術又有所進步,一年多的磨合實驗下來,鍊鋼廠工匠和採礦選礦工人們,也培養了不少,都能掌握一些新技術。
馬鞍山鋼鐵廠的鋼材產量和質量,也再次雙雙得到了攀升。
有了更優質鋼材的同時,武器鍛造加工技術也沒閒著。去年朱樹人視察時,看到工匠們只能拉出直膛線的線膛槍。如今又經過一年試驗磨合,總算能拉出比較均勻旋轉的螺旋膛線了。
看到螺旋膛線槍的那一刻,朱樹人心中自然是驚喜的,他太知道這玩意兒對於遠端狙殺的意義了,連忙問起實彈測試效果。
】
但是他很快得知,剛上的螺旋膛線,還有很大問題,首先是前膛裝填彈藥的過程變得更慢更復雜更精細了,可靠性和環境相容性也有所降低。
但凡氣候變化大、或者有雨雪或者沙塵進入槍膛,螺旋膛線清理異物的難度也大大增加。
即使沒有任何意外,初代螺旋膛線火槍的射速,也得從原本直膛線槍的兩到三分鐘一發,進一步降低到四分鐘一發。
而實際上,稍微沙塵多一點的環境,或者遇到火藥燃燒充分度低的情況,這種新槍根本無法實現戰場復裝填,只能是開戰前裝好一發,打完後就成燒火棍——
當然,有了螺旋膛線後,即使是這第一發,威力和精度也大大提升了,基本上可以精確射擊三四百步以內的目標了,只要配備足夠精銳的狙擊手,瞄得準、視力好、槍法好。
要想實現複雜戰場環境的可靠復裝填,就還有很多新的磨合微調改良要做。
另外,第一代螺旋膛線槍,還有一個大問題,也是研發中剛剛發現的,就是火槍的炸膛機率比原本的直膛線槍也大大增加了,上個月至今,已經出了兩次炸膛事故,原因還在分析中,工匠們甚至在考慮,是否需要進一步加厚槍管來解決了。
他們只是不理解,同樣的槍管壁厚度,同樣的膛線刻槽深度,按說對槍管強度的影響是差不多的,為什麼改成螺旋膛線後,就特別容易炸了呢?
這問題如果讓工匠們自己琢磨,或許又要好久。好在朱樹人比他們多懂些物理常識,視察的時候也看得很仔細聽得很仔細,又觀摩了幾次實彈射擊後,朱樹人又想到點眉目了。
朱樹人便隨便點撥:“應該是膛線的螺旋纏距始終給定的原因吧?火藥剛點燃的時候,膛壓是最大的,所以槍管最後部的膛線纏距如果比較大,傾斜率高,彈丸被壓進膛線受到的扭轉力矩也就會很大,槍管吃不住這個力就會增加炸膛機率。
等彈丸在槍管裡往前飛出幾尺後,膛壓已經明顯下降了,這時候旋轉方向上的力矩大一點,槍管也能吃住。
所以,兩個思路解決吧,要麼槍管後部再加厚。要麼拉膛線的時候,旋轉率別從頭到尾固定死,可以靠近槍管尾部時直一點,越靠近槍口螺旋傾斜度越高。總之就是從固定纏距變成傾斜加劇的漸變纏距,具體哪個好你們慢慢試吧,孤也就隨口一說。”
他說的解決方案也不一定對,而且說不定原理上都有一些變數漏算了。但實驗思路是沒問題的,引入纏距斜率可變這個思路,啟發工匠多試幾次,多積攢點經驗和實驗資料,總沒有錯。
朱樹人唯一的要求,就是所有花了錢的實驗,都必須把實驗過程、結果、資料記錄下來,哪怕失敗了,好歹總結教訓總結得全面點,讓後人知道為什麼,那錢就算沒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