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前一點此前有更多蛛絲馬跡風聲,看起來更真。後一點,則是完全沒有前兆,今天才突然聽說。
所以李定國心裡,是覺得孫可望已經自立的機率更高、而漢中有曹變蛟的機率更低。但他的身份和立場,讓他沒法在張獻忠面前說出這個結論,誰讓孫可望是他義兄呢,如果他說孫可望投敵的機率更大,就屬於嫉妒了。
果不其然,李定國雖未明說,張獻忠眼珠子稍微轉了一會兒,就想到了一點:“你還有臉說你大哥!你這是巴不得望兒棄為父而去,到時候你就能繼承全軍了吧!
望兒不是這種人!我教養他多年,他會這麼忘恩負義?決定了,就留在城內,與官軍最後拼一場消耗!如果川兵死傷過重,無力再戰,我們就拼盡全力往新津渡突圍,開啟一個口子,強行走岷江南逃突圍!
有船隊可用,財物都能帶走。就算官軍有戰船,岷江之上順流而下,全速滿帆,官軍還能堵得住不成!”
李定國知道自己已經沒法勸了,只能由著他瞎折騰。
……
第二天,官軍繼續攻城,張獻忠則分兵從城北出城紮營以為準備。一天激戰之後,成都倒也沒那麼快攻破,但好幾處城牆都已經明顯扛不住了,缺口幾乎能直接踩著土坡衝進來。張獻忠只能用最嫡系的老營弟兄頂上去肉搏,換命爭取堵住。
最後雖然沒有被破城,但張獻忠軍的傷亡交換比越來越慘烈,部隊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
第三天,官軍再次攻城時,張獻忠終於讓城北立營的部隊,迂迴過來側擊官軍炮兵軍陣,出城的部隊由馮雙禮率領,足有好幾萬人馬,四川本地壯丁炮灰為主,張獻忠壓根兒沒指望這些人活著回去,只要把官軍的炮兵陣地衝垮,這幾萬人就算死光了張獻忠也不惋惜。
然而,官軍那邊,看到張獻忠部終於敢出城野戰了,他們又甩出了一個非常恐怖的殺手鐧,在野戰爆發前夕,把張獻忠軍計程車氣打得幾乎崩潰。
只見流賊部隊即將對著官軍大陣發起衝鋒前夕,朱樹人忽然讓人綁了一排俘虜到陣前,讓他們對著馮雙禮部喊話。
為首之人高喊:“馮兄弟,是我!我在重慶沒死,幸好二將軍仗義,說服張獻忠把我的家人都放了。都走到這一步了,跟著張獻忠必死無疑。他就是知道自己活不了,想多拖幾個弟兄墊背的,這樣的人給他賣命還有什麼意思?”
此言一出,馮雙禮的部隊立刻有些混亂。雖然話語是透過罵陣手們轉述、幾十個人擴音,才能被大部分敵兵聽見,但馮雙禮眼尖,僅憑最初那一丁點聲音,以及對對方長相的觀察,還是依稀看出對方是重慶失守時據說死了的白文選。
馮雙禮跟白文選交情還行,遇到這一幕,頓時有點不知所措,他身邊倒是有一些死忠於張獻忠的眼線棋子、監軍謀士,連忙出言威脅他護主:“馮都督!還不令人放箭把對面妖言惑眾的罵陣手統統射死!衝鋒!快衝鋒!”
馮雙禮無奈,也不至於因為這麼幾句話就徹底信了,只好一咬牙要求弓箭手上前放箭。
而對面的官軍見狀也是火槍大作,趁著兩輪開火的間隙,疑似白文選的俘虜還高喊:“馮兄弟勿疑!我是殺了潘獨驁歸降的朝廷!大明不缺有本事的讀書人!殺了這些狗頭軍師一樣能免罪!”
這番話一出,頓時馮雙禮身邊那些監軍謀士以及張獻忠的心腹臥底臉色都變了,但馮雙禮沒表態,他們也不敢發難,整個部隊陷入了恐怖的中樞停滯,根本沒人敢再亂下令,部隊只好靠著慣性往前衝殺。
原來,當初白文選被俘投降,殺了潘獨驁當投名狀後,原本就答應了朱樹人,派心腹回去找李定國求情,讓李定國想辦法利用他的死訊,把他家人放了。
但是最後到了執行層面,朱樹人又耍了點花活,他壓根兒沒讓放回去的人告訴李定國“白文選還活著”,只讓那些人回去後跟李定國說“我們是從重慶突圍出來的,只求把白都督殉城的訊息帶出來”,然後讓李定國發揮主觀能動性,自己找說辭把白文選的家人放了。
朱樹人這麼安排,目的有三:
首先,如果這些放回去的人不幫著白文選帶話,直接跟李定國說真相,甚至找張獻忠告密。那結果無非也就是白文選投降的訊息洩露、白文選全家被殺。
朱樹人已經做出營救努力了,中間過程是怎麼失敗的沒人知道,白文選也指揮愈發仇恨張獻忠,死心塌地跟著朝廷為自己家人報仇。
其次,如果放回去的人很可靠,完全依令而行,李定國也有惻隱之心,上下奔走把白文選的家人放了,那麼將來真相大白,就能把李定國也拖下水。
最後,如果放回去的人可靠、但李定國沒幫忙,那就怨不得任何人了,只能說這也是對李定國的一個考驗,李定國要是鐵了心死忠於張獻忠,而對其他兄弟袍澤的死活完全不在乎,要跟著獨夫一條道走到黑,那將來打贏了也得問以重罪,沒法扭轉了。朱樹人最多看在歷史上他抗清了,留他一命而已。
好在最後李定國也沒選這條路,他看起來確實還有點人性,幫著把白文選的家人放了,那朱樹人就可以利用這一點,在最後決戰臨門一腳的時候,突然打擊賊軍士氣。
他倒也不用擔心張獻忠聽了後,會不會直接把李定國殺了,因為這事兒本來就罪不至死,張獻忠也不至於因為小事就把自己義子殺了。
二來李定國自己也有可能是被白文選騙的,張獻忠沒法證明李定國是故意背叛,他也會擔心這是不是官軍的反間計,想誘導他殺一個義子,自然需要從長計議。
朱樹人這一連番騷操作,算是徹底把張獻忠派出的野戰部隊士氣給打崩了。部隊在完全失去了指揮中樞後續微調的情況下,就靠著一開始的指令盲目埋頭往前衝。
有些部隊士氣低落,脫節,也沒人管,衝到一半,各部之間的陣型脫節就已經很嚴重了。
而在官軍劈頭蓋臉的火槍長槍密集陣攢射攢刺之下,零零散散衝上去的賊軍士兵也根本不堪一擊,很快被各個擊破,勢如破竹。
馮雙禮在亂軍之中,只想著如何自保,如何自證清白,最後還跟身邊那幾個張獻忠的監軍謀士和心腹臥底卯上了,
最後臨近兵敗時,雙方氣氛愈來愈緊張,一時擦槍走火,馮雙禮出於自保,也只好先下手為強,讓自己的心腹親兵把監軍謀士和張獻忠心腹都宰了,然後無奈地丟下刀子投降。
張獻忠派出城外的數萬部隊,就這樣只給官軍造成了很小的傷亡,就徹底崩潰。
其中的老營被打垮後,剩下佔到至少八成的四川本地農民壯丁,紛紛瑟瑟發抖放下簡陋的武器直接跪地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