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場為正場,第二場為初復,第三場為再復,第四、五場為連復。前兩場考詩賦,第三場考算學,第四、五場考對《四書》《五經》的講解,以及默寫《聖諭廣訓》百餘字。
詩詞他確實寫得一般,但是在種花國時,他出於興趣背過不少明清大家的詩詞,那些都是能流傳後世的,應付童子試還是綽綽有餘的。
至於算學,那就更沒問題了,好歹他也是985畢業的大學生一枚,大明試卷只需要謄抄結果,他難道還算不出來不成。
唯一有些難度的就是四書五經的講解,不過他有成人的思維和邏輯方式,理解起來應該不太難才是。
文先生沒有妻小,過年也待在賈家家學,他打算每日都過去請教,到明年二月份還有兩個多月,他覺得經過四個月的認真學習,透過考試的機率還是很大的。
當然,這也是他很樂觀的想法,至於考不中……考不中就考不中吧,榮國府也不差那些找人作保的銀子。
“算了吧,我連《四書》都沒讀完,還是不去丟人了。”
薛蟠想都沒想就搖了搖頭,嬉笑著又道:“如果只考算學我倒是可以去試試看。”
他實在是對四書五經沒啥興趣,如今的進度還是因為文先生教授有道,如果換了之前的賈代儒,他興許還在讀《千字文》呢。
眼下正是京都最熱鬧的時候,薛家的生意也忙,薛蟠又和寶玉說了一會兒話,就帶著小廝離開了賞藝院,臨走前像是想到了什麼,又對他道:
“你姨媽說好些日子沒見過你了,讓你有時間過去梨香園,她糟了不少鴨爪,說是你指定喜歡。”
“知道了,表哥放心,我有時間就去看姨媽。”
寶玉點點頭,笑著答應了。
這兩個月他忙著讀書,賞藝院還有秦可卿的事情,別說薛姨媽了,就連家裡的姐姐妹妹都沒見過幾面。
眼下快過年了了,家學只需要每日去半晌,賞藝院這邊也快要歇業了,他索性讓人將如雲母女和小桃紅喚來,把接下來的事情交待了,就帶著板兒回到了榮國府。
回來自然要先去榮慶堂見過賈母的,跟她說了會兒近來的所見所聞,見賈母乏了就從榮慶堂退了出來。
每逢佳節倍思親,寶玉本來想著和黛玉說說話,寬慰一下她的思鄉之情的,沒想到黛玉居然沒在自己的院子,雪雁也說不清楚她去了什麼地方。
寶玉想了想,讓晴雯準備了一些吃食和點心,帶著板兒朝著梨香園的方向去了。
薛姨媽是原身嫡親的姨媽,又一直借宿在榮國府,眼下快要過年了,就算是薛蟠不喚他,按照禮數來說,他也該上門看望。
且說寶玉到了梨香園,薛姨媽正坐在炕上和丫鬟們做針黹,聽外面說寶玉來了,也趕忙穿鞋迎了出來,又見他提了點心吃食,笑說:
“這樣冷的天氣,我的兒,難為你想著姨媽,還帶了吃食,快些上炕上坐著吧。”
說著將點心接過遞給一旁的人,拉著寶玉進了屋子,又吩咐丫鬟倒了暖身的薑茶過來。
“前些日子一直在忙著讀書,倒是來看姨媽的時間少了,如今有了時間來看望姨媽,姨媽莫怪寶玉才好。”
寶玉挨著炕邊坐了,雙手接過薑茶,笑吟吟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