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多謝杜大人先諫言了。”其中幾個臣子朝著杜堯走了過來。
杜堯聞言,就出聲道:“只是身為臣子該做的,陛下又不是什麼殺人不眨眼的人,只要是和離的,陛下都會聽的。”
那幾個臣子聞言,也只是附和。
這要是換做平時也就算了。
如今陛下才拿了那麼多臣子入大獄。
便是那些上了年級的閣老們都沒放過。
誰敢在這種時候開口提方法啊?
生怕自己說錯話,就入了大獄。
“既然陛下已經允了,那幾位也一起走著吧,如今官員尚缺,還是早日審了早日結案的好。”杜堯出聲道。
杜堯這話出來,誰還敢反駁。
也只能一併去了。
——
樊顥蒼入了御書房,似乎是想起了什麼,停下了腳步。
“對了,讓大理寺查的那啟杜家的案子,一併交給杜堯來處理。”
良公公聞言,也連忙讓人去傳口諭了。
難不成這杜家的案子和沈長晨這次的案件有關係?
不過這案子早就是陳年舊案,查起來卻是很困難。
這大理寺如今也忙著配合刑部搜尋各臣子的家,忙的不行。
根本就沒有時間再審理這件案子。
如今併入刑部一起審了,倒也不錯。
至於大理寺和刑部都同為審案子,但是職責又不同。
畢竟刑部一般是獲罪關押,提神犯人的。
但是大理寺管的就比較多。
像是不少案子,便是在外地,不再京城。
只要有聖命,那麼無論是什麼地方,這大理寺的人都回去。
更直白一點。
那就是刑部是文官審案子的地方,大理寺就是一群有拳腳功夫的人審案子的地方。
所以像是抄家緝拿,都是大理寺去。
刑部只要負責審案子就行了。
此時杜堯才踏入了刑部大堂,這就有內廷小太監來傳口諭了。
而杜堯的身邊還有好些個官員。
當他們聽到陛下竟然要杜堯連著杜家的案子一起審了。
就有些好奇。
畢竟現在審的是沈長晨一案。
這些人能當臣子,自然是不笨。
瞬間就明白,當年那杜家的案子是不是和沈長晨有關係。
那沈長晨所犯下的錯就可不止叛國這一條了。
杜堯自然是領旨了。
雖然說杜家的事情不一定是沈長晨親手做的。
但是和沈長晨關係比較密切的臣子,保不齊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