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說送點給他,楊廠長當然高興了,連連感謝,對於他這種沒事看看報喝喝茶的領導來說,還有什麼比一包好茶葉更適合他的呢?
聊完閒事,楊廠長說道:“蘇廠長還有張師長,今天除了想留您二位吃個飯之外,還有一件正事,需要和您二位協商一下,就是咱們廠的水壓機專案,現在已經快要到安裝階段了。”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這個水壓機當時為了保密,也是建在合金鋼生產車間旁邊的,現在那邊的車間已經劃給你們了。如果以後水壓機還在我們這邊,那上班的人員以及管理都是問題,我和我們上級協商後,就在想水壓機是不是也直接劃給你們?這樣水壓機就可以和合金鋼車間一起管理,更利於保密工作。”對於李昭來說這個水壓機劃給誰倒是無所謂,但這個裝置對於軋鋼廠來說那意義可是不一樣的,有這臺水壓機在,那軋鋼廠就能在重工業的排行中佔據重要地位。
如果不要了,那對軋鋼廠來說也是重大損失,李昭對這個要求雖然無所謂,但還是非常詫異的,畢竟這個裝置也是重大裝置了。
對於水壓機的重要性,蘇父也是明白的,這是製造很多裝備必須的,特別是李昭準備設計的飛機,對這些絕對是有需求的。
但聽到楊廠長說想把水壓機交給材料廠他就特別詫異了,於是問道:“楊廠長怎麼想到把水壓機劃給我們的?”
“要知道像水壓機這種重型裝置,可是什麼時候都需要的,這也能提高軋鋼廠在重工業方面的地位,別人都是恨不得摟到自己懷裡,你倒好直接往外推。有這臺水壓機,和沒有這臺水壓機,軋鋼廠的地位肯定是不一樣的啊。”楊廠長聽到蘇父這麼說,也是笑道:“這也是因為李總工的原因啊,現在我們軋鋼廠已經準備建設三個分廠了,而且現在還準備建設兩座三千方的高爐,再加上現在安總工的百噸級轉爐計劃,這些建設完成我們軋鋼廠的產值就能翻五倍以上了,我實在沒有必要捂著水壓機不放啊,而且現在機床專案也有我們的。”
“我們軋鋼廠是少數幾個獲得生產新型機床資格的工廠,只要機床研製成功,我們軋鋼廠就會是第一批拿到裝置的工廠。除此之外李總工還有民用車輛計劃,也是準備放在軋鋼廠的,可以說我們將來會有很多專案可以做。”隨著楊廠長的敘說,蘇父也是心驚,要知道這些都是和李昭有關的,再加上材料廠的攤子,好傢伙,李昭已經開了十幾個專案了。
這可是隻有半年的時間,隨著楊廠長的敘述,眾人都是看向李昭。對此李昭也是很意外的,能折騰成這樣,也是李昭機緣巧合下,找到了一個資金來源大戶,不然還真沒辦法有這麼多專案。
蘇父這時也說道:“這樣的話也行,那我們雙方一起聯合打一個申請報告,儘快把這事落實了,正好我們現在正在到處要人,可以一起向上級要。你們的機床專案也是要開始了,也是需要用到水壓機的,我們可要儘快將這裝置運轉起來才行啊。”接著蘇父也不含糊,直接就在李昭這寫起了申請。
楊廠長也去將軋鋼廠的公章拿來,簽字蓋章之後,交給蘇父去處理這件事。
李昭是看的目瞪口呆,這事居然都不討論,就這麼直接將事情就定下了。
當然這事是有內情的,只是李昭幾人不知道罷了,這事根本就是上級要求的,實在是這個專案太花錢了,而且很可能一段時間內都不能盈利。
材料廠接手這個專案,那這個專案的所有花費就需要材料廠買單了,現在基本上誰都知道材料廠有錢了。
要知道這個專案交給材料廠,又不會影響機械系統使用這臺裝置。水壓機這個專案是真正的吃錢大戶,在有滬上的經驗的情況下,仍然吃了三千來萬的資金,這讓機械部壓力山大,而且短期內想要靠這臺裝置盈利,機械系統並不看好,無他,沒有這麼多的活給這臺裝置做。
對於機床來說,也就幾個關鍵的軸之類的零件,才是需要用水壓機強化的,所以活不會太多。
當然現在京城的軍工廠估計也有一些活要用,但想讓這臺裝置大規模盈利,那是不可能的,畢竟國內工業還沒有那麼發達。
而讓材料廠接手水壓機之後,那麼資金當然就算在材料廠的頭上了,不過蘇父對這點資金那是一點壓力都沒有。
..對於現在的材料廠來說,最重要的是想辦法花錢,而且這個錢還必須是有正當理由花出去的,如果你錢花不出去,明年你哪還有臉要這麼多資金?
要知道現在的材料廠,全年的預期資金將達到七十億往上,這個數值比今年國家的軍費預算的五十七億還多十三億,你就能知道材料廠的花錢壓力有多大了。
聊完這些,楊廠長就拉著蘇父和張師長往食堂而去,李昭當然跟著了,不過今天這人來的還真不少,廠裡的主要領導都來了,可見楊廠長對蘇父和張師長重視程度,見了眾人楊廠長就給眾人介紹道:“這兩位就是咱們河對面那個廠的廠長蘇廠長和駐軍張師長,二位都是少將軍銜,咱們廠駐紮的軍隊也是他們的。”吃飯這事就不再贅述,自從水壓機劃給材料廠之後,建設一下子就快了起來,蘇父是一個雷厲風行的人,首先就是部件開始組織人手驗收,所有驗收合格的部件開始往材料廠運輸,為接下來的安裝做充分的準備。
還好現在修了鐵路,不然想把這麼大、這麼重的部件運回來那是真的困難。
到十七號,第一批塔吊也運輸了回來,三臺重型塔吊,說是重型塔吊,但和六十年後那種起重兩百四十噸的可沒法比,這三臺的最大吊裝重量僅有一百五十噸,對這個時代來說,已經是跨時代的奇蹟了。
這次安裝準備三臺同時使用,配合安裝,還好這次的安裝最大的問題是太重,而不是需要吊裝非常遠的距離。
這項工作李昭都捏了一把汗,不過現在還沒辦法安裝,事先沒有想到塔吊能趕上,就沒有考慮塔吊的情況。
現在有了,就需要等塔吊地基完工,雖然如此,但也比人工安裝快的多,如果沒有塔吊,這些配件全部安裝完成,花個三五個月都非常正常,現在有了塔吊,安裝的時候,就可以輕鬆不少。
幾天過去,材料廠的管理人員也算到位了,大部分的人員都是蘇父的老戰友推薦的,而且根據各人的特長,蘇父給眾人劃分了各自的單位,成立了相應的工作組,就像現在的水壓機專案,成為了一個獨立車間,車間副主任是從其他工廠調過來的,他以前使用的是六千噸級的水壓機,主管技術。
車間主任是師裡的一個連長,主要負責管人,而工人仍然是士兵,現在雖然還沒有開始安裝,車間副主任就已經開始帶著工人熟悉裝置各個部件,給他們講解各個部件的作用。
而李昭也專門抽時間給他們講解了這臺水壓機的原理以及使用方法,還講了各個部位出現問題該如何應急處理等等。
其實李昭也沒有用過這麼大的水壓機,他只用過幾千噸的油壓機。不過他跟著外包加工零件的時候,見過比這個更大的水壓機,並且看過別人操作,再加上裝置是李昭自己設計的,講解起來那也是頭頭是道。
而其他幾個剛開始建設的分廠,現在也已經交由各個工作組負責,以後他們就是廠裡的領導層,而蘇父將工作下發之後,就只是統管全域性,材料廠的運轉一下子高效了起來,原本有些手忙腳亂的局面頓時不見了。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蘇父,以往到材料廠的時候,十有八九是見不到蘇父的,但現在不同了,現在蘇父十有八九就在辦公室。
而每天蘇父的工作就變成了批檔案,然後每天巡視工程進度、勞動紀律等等,很多事情都不需要他去跑了。
除此之外就是運輸排程更順暢了,以前有些混亂的運輸排程,現在也算是有人管了。
前面經常出現一個情況,那就是堵火車,明明先來的火車,往往會最後才能走,而現在有了排程之後,裝卸的效率提高了,最重要的是車輛運轉的效率提高了,前面出現的堵火車的情況再也沒有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