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要求做課題研究,主動想參與醫學論文,這就符合了陳棋的“教學型醫院”的要求。
他一直的要求是,醫生不但要會看病,還要會做科研。你不但要會治療,還要知道為什麼如此治療?是不是還能舉一反三?
這樣醫生個人能進步,醫院也能快速進步。
蘭麗娟聽了卻壓力山大,因為陳棋已經給他搞了好幾個新課題了,
比如“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課題組”、“胃底摺疊術治療反流病和食管裂孔疝”、現在又出來一個“賁門失弛緩症”,加上原來還有幽門螺旋菌課題組沒有完全完工。
這麼多課題組全部都交給她,蘭麗娟哪怕有三頭六臂也覺得任務太艱鉅了。
別的醫生是找不到好的課題而煩惱,蘭麗娟卻是因為課題太多而煩惱,這到哪說理去?
不過還好她屬於鐵娘子,估計又要加班加點搞研究了,更加不能顧家了。
但不是這樣幹也不行啊,你不研究,到時這個研究成果就歸了別國醫生,又不是隻有你在研究,那得多可惜呢。
從影像科出來,陳棋直接跟著劉惠春走進了3樓小會議室。
會議室裡,老郭正一臉“親切”地跟中山醫院一行人在交談。
中間有個穿著中山裝的中年人
,看架勢應該是中山醫院的領導,正抽著煙表情淡漠,對老郭愛搭不理的。
反而是有一個戴著眼睛,氣質儒雅的中年男子不停在問東問西,顯得很急切。
另外一些中山醫院的人人則站在窗戶口看著窗外的風景,不時指指點點。
越中市區這時候高樓不多,大多還是明清建築,古色古香,站在人民醫院三樓可以看清大半個越中城區,這可是個歷史文化名城,旅遊最好了。
事實上中山醫院一行人,除了張偉忠外,其他人就是當來旅遊的。
就連帶隊的倪副院長要不是報著來越中旅遊一圈,像什麼魯樹人故里、蘭亭、大禹陵、古城。
順便來同行面前顯擺一下,否則他是肯定不會來越中這種鄉下地方的。
不說別的,就是一進越中人民醫院,那兩層的破舊門診樓,全是平房的住院部,進出的病人穿得都土裡土氣,鄉土味十足。
這讓大滬海出來的人有一種身份上的優越感。
同時做為醫生,或者說醫院領導,倪副院長心裡明白一個內鏡中心要成立是多麼不容易?你沒有上百萬美元根本拿不下來。
連中山醫院都拿不出這麼多錢來,越中人民醫院憑什麼能拿出來?
如果說裝置金錢還是其次,關鍵是你哪來會做內鏡的醫生?你的技術是從哪裡學來的?反正國內是肯定沒有,國外進修?
別開玩笑了,就連中山醫院每年也就一兩個出國進修名額,小小的越中人民醫院怎麼可能撈得到這種機會?
所以倪副院長基本上已經在心中認定,越中能做內鏡手術就是一場騙局。
當然人家能當上副院長也不是什麼低情商的人,反正到時走走過程,假裝參觀一下就行了,隨便說幾句好話給點面子就行。
主要還是看越中方面懂不懂事,會不會多安排幾場旅遊,能免費提供高標準食宿。
想到這裡,倪副院長瞄了一眼正在跟越中人民醫院書紀熱情交談的張偉忠,心想這傢伙思想怎麼這麼單純?
果然是象牙塔里人呀,多麼幼稚才會認為這種鄉下醫院能做內鏡手術?
就在這種詭異地氣氛下,陳棋走進了會議室。
老郭心裡也鬱悶著呢,他這一腔熱情,結果中山醫院方面卻是不冷不淡,這多少有點不給面子呀。
但沒辦法,中山醫院是復旦大學的附屬醫院,院長是人家副校長兼任的,醫院屬於副廳級,可是院長卻是正廳級。
這樣排下去副院長要麼是高配副廳,或者實職正處,而他郭元航只是享受正處待遇,矮了人家一頭,只能忍著。
看到陳棋進來,老郭心中一喜,甩鍋的人來了:
“來來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就是我們醫院的院長,陳棋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