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棋這時候還在繼續下胃鏡,對著話筒說道:
“好,現在看到了賁門了,鬆弛得非常嚴重,大家瞧見沒?這個賁門大小起碼有兩個鏡管以上,正是由於賁門如此嚴重的鬆弛,胃內容物才會不斷地從胃裡泛上去,腐蝕各個器官。
如果按傳統胃摺疊手術,這一圈胃部都要反折上來,緊緊包裹住食管,以達到縮緊賁門的目標。但這樣的一個副作用就是包裹得太緊,扎得太緊,會導致食管入口梗阻,副作用非常大。
那麼現在我有一個最佳的治療方案,就是在不改變解剖結構的前提下,儘量增強抗反流屏障的功能,我將這個新術式稱為‘蘭娟改良式胃底摺疊術’……”
陳棋這話一出,大禮堂幾百個醫生髮出一陣轟笑聲。
手術室裡,蘭麗娟臉一紅,又好氣又好笑丈夫突然來了這麼一下,甚至事先都沒跟她商量。
“陳棋,你……”
老郭強忍著笑替陳棋解圍:“咳咳,注意點,這是現場直播,後面錄相帶還要拿到國際上去給各國醫生播放的,要嚴肅。”
蘭麗娟一聽只好咬了咬嘴唇,心想回去一定要咬死這個陳老二。
(陳棋一臉驚喜:真的可以嗎?咬嗎?還有這樣的福利?)
外科醫生的嘴都很碎,在做手術的時候喜歡跟同事開各種玩笑,玩各種梗,並不是大家在電視裡看到那樣嚴肅安靜。
當然醫生也有嚴肅的時候,比如這臺手術失誤了,或者預判錯誤了,或者手術吃不消拿不下了,這可不是好事情。
陳棋兩世都是外科醫生,也喜歡開開玩笑,同時以自己妻子命名一種“新術式”,這可是會載入教科書的殊榮,可不是人人都能享受到的。
陳棋和蘭麗娟現在不缺錢,缺少的是名氣和名望,所以“養望”是很重要的,將來有大用。
“好了,現在大家看好了,我要正式開始手術了,這個手術總共分這三個步驟,第一個我要先將腹段食管延長;第二個我要將胃壁反折上去,固定在食管壁外側;第三個我要做一個His角重建術。
這個改良型術式區別於其他胃底摺疊術的一個根本區別,就在於His角重建,這個很重要,我一邊手術一邊給大家講解,其實原理很簡單,一點就破,所以大家在臨床還是要多思考。”
陳棋說完開始轉動摺疊裝置,大家就看到胃鏡前端突然伸出來一根管子。
而且這個管子還會神奇地轉變,向後180反折,形成了一個U字型。
利用抽吸裝置固定住胃黏膜壁,然後隨著U形管往上抬上,胃壁就被摺疊起來。
傳統手術到這一步就需要手工縫合,但陳棋卻只是按了一下胃鏡上的一個開關,聚丙稀扣就自動彈出,將胃壁和食管壁固定住了。
光是這個步驟,無論是手術室裡親眼旁觀的主任們,還是在大禮堂裡盯著電視螢幕的各科醫生們無不是發出連連驚歎。
隨後陳棋開始進行食管延長術,以及His角的重建術。
所有人的眼睛一眨不敢眨,親眼見證了什麼叫“內鏡手術”,原來手術也可以不用這個鉗那個刀的,只要不停更換管子,在胃鏡裡插進插出就行。
那些還在會場裡質疑的醫生們也全部都閉嘴了,再不閉嘴就是打自己臉了。
之前也不知道哪個醫生說的,一根棍子可以動手術他就倒立吃屎,人民醫院的化糞池子裡屎很多。
以前都是賣給鄉下農民的,一船糞便多少錢,現在應該醫院內有人自己吃了,可能還不夠……
陳棋固定好最後一個聚丙烯扣,又最後檢查了一遍手術創口,這才滿意地直起身來。
“好了,手術到這一步差不多已經完成了,大家也看到了,我將這段食管延長了,就是利用腹腔的正壓,壓壁的食管就會越多,食管的抗反應能力就越強。
並且重點利用胃壁做了這個His角,就是讓胃底靠在食管下端,讓胃底的壓力傳遞到食管下端去,讓它們自己去抗反流,這樣就可以彌補賁門鬆弛造成的反流。
這就是今天我本人首創的麗娟改良式胃底摺疊術,透過這臺內鏡手術大家應該已經知道內鏡手術是怎麼進行的了,接下來我就這項新技術會開展幾次專題講座,有興趣的可以來聽聽。
謝謝大家的觀看,直播到這裡結束。”
傳統的胃摺疊術,全程需要大約3個小時左右,也算是一臺大中型手術了,所以不少醫生都事先放了水,準備大幹一場。
好傢伙,陳棋使用內鏡做手術全程只用了不到1小時。
就在大夥兒還在細細口味什麼叫內鏡手術的時候,這位主刀醫生居然說手術已經完成了?
老郭看到已經在抽胃鏡管的陳棋驚訝地問道:
“噯,陳棋,你這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