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也只有馬小娜這位老同學敢說,其他醫生在門口全部都嚇得直吐舌頭。
陳棋這才一拍額頭: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不是我藏私,實在是我以為你們中午都去休息了,沒興趣聽課呢,來了正好,大家自己找位置坐吧,我順便也給你們講講胃食管反流病,國外叫GERD病。”
大夥兒一聽陳院長要講課了,一個個目的達到,迫不及待就要搶位置,攤開筆記本準備仔細聽聽。
當然也有一些小醫生比較講義氣,這院長難得講課,講的還是病房裡的一位病人的病情,有實物參照,這種機會難得,於是趕緊跑到其他科室去呼朋喚友。
陳棋這時候拿過《內科》書,坐在那兒,開始上課了。
“胃食管反流病實際上是指胃和十二指腸內的內容物反流到食管,從下到上的逆過程,然後引起燒心等症狀。如果再向上反流至咽喉、氣管等組織,就會出現食管外症狀以及併發症。
這個概念大夥兒都知道,那麼具體的病因是什麼?那位男同學,別看周圍了,說的就是你,你來回答一下看。”
被點名的男醫生臉蹭一下就紅了,站在那兒手腳都不知道放哪兒了:
“這,這,這是因為,因為胃腸蠕動功能減弱,然後,嗯,胃內容物或者消化液反流入食管內引起。”
陳棋不滿意地看了這個男醫生一眼:
“說話聲音這麼輕,膽子這麼小,以後怎麼追女孩子?理論知識挺紮實,說到點子上了,可你這表達能力要加強呀。”
辦公室裡輕笑一聲,這時候門口還有醫生在走進來。
陳棋也不管來人多少,反正大家能保持安靜,認真聽課就好。
畢竟他講的可是“胃食管反流症”的最新知識點,別地兒可聽不到。
“正常情況下,我們吃飯後不會出現胃食管反流,是因為食管和胃之間有一個閥門,稱為賁門。平時處於關閉狀態,即使平躺、倒立,胃內的食物也不會反流進入食管。
如果這個“閥門”鬆了,胃酸、胃蛋白酶、膽汁及未消化食物就容易反流到食道、甚至咽部、鼻腔、氣管等,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變化。
大家記住我上面這段文字有兩個點和教科書不一樣,一個是反流的不僅僅是胃酸,也有可能是胃蛋白酶和膽汁等等。
第二個,胃食管反流不僅僅會對食管進行損傷,事實上真正的反流遠比我們想像得嚴重,到達的部位比我們想像得更多。
比如反流物到了氣管或肺裡,會不會引起胸痛咳嗽?反流到鼻腔,會不會引起卡他症狀?反流到口腔,會不會引起口腔潰瘍和炎症?”
這話一出,辦公室裡的眾多醫生都陷入了沉思,都在想這種可能性存不存在?
這時候有個小醫生提問:
“陳院長,你能解釋一下,為什麼反流物會引起咳嗽哮喘肺炎之類的呼吸道症狀?畢竟這兩個系統是完全獨立的系統。”
“呃,這個問題有點難倒我了,我只能說我大概的推測:
胃食管反流病引起肺部表現,可能的發病機制為胃內容物吸入肺組織,或者未被吸入肺內,反流使食管到肺的迷走神經弧被啟用,致使氣管痙攣、哮喘發作和或肺部感染。
患者可能出現嗆咳、半夜憋醒、哮喘樣發作、窒息、吸入性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對難以解釋的長期慢性咳嗽、嗆咳、反覆喉痙攣發作、不明原因的哮喘、反覆發作的吸入性肺炎,又與飲食關係密切,尤其是長期臥床的老年患者罹患上述疾病時,應考慮到胃食管反流的可能。
注意,這裡又有一個知識點,臨床上有相當一部分咳嗽並不是肺炎或者氣管炎引起,而是因為反流引起,所以必須採取抗酸治療,光是常規抗感染治療是無效的。”
辦公室裡唰唰唰一片寫字的聲音,以上可都是陳院長的治療心得,臨床經驗,機會難得。
另外一個女醫生這時候舉起手來,認真地問道:
“陳院長,剛剛你說胃食管反流會引起胸痛、燒心、放射痛,可是這些症狀也可能出現在心源性胸痛上,比如心絞痛、心梗等等,那我們在接診的時候應該怎麼區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