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醫院作為國內最頂級的醫院,滬市又是全國重點工業城市,每天因為工傷導致的斷肢患者非常多,這也提供了大量的手術標本。
是的,陳棋被指責拿病人做試驗,鄧長喜和他的團隊還一做就倆呢。
病房裡,吳家弟教授看著眼前這隻寄養在患者腿部的斷掌直搖頭。
“老鄧,不行啊,你瞧這手掌都已經腫脹變黑了,血供根本就沒有接上,現在必須馬上切除掉,否則不但腿保不住,還會引起全身感染。”
鄧長喜手摸著下巴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是哪裡出現了問題呢?越州的陳棋又是怎麼將斷掌接活的?”
做為國內頂級的手外科醫生,鄧長喜非常不甘心。
自己的手術失敗了,陳棋的手術成功了,幾位大教授被一個小年輕比下去,非常沒有面子。
吳教授也在思考:“連續兩臺手術都沒成功,那就說明我們的動靜脈沒有找好,血供沒有恢復,還是別的什麼原因?這臺手術顯然沒有之前預料那麼簡單。”
這話一出,病房裡的幾人都陷入了沉思,想不出問題出在哪裡。
如果陳棋這兒肯定會說一句,這不是廢話嘛?
字面意思很簡單,找幾條動靜脈吻合一下保證血供,但陳棋又沒說哪幾條動靜脈是可以用的。
大的不能用,小的用了也沒作用,要不大不小不粗不細的動靜脈才有用,這裡面是有選擇訣竅的。
真當陳棋傻呀?這種細節都告訴你們?
另外斷肢寄養在腿部是沒有骨頭支撐的,僅僅只是表面面板的縫合,所以整個斷掌非常容易移位。
可是血管吻合的初期,因為縫線的特殊,那是一動不能動的,動了就可能導致線頭脫落或者因為不能吻合而閉塞,血供不順暢,斷掌不變黑壞死才怪呢。
所以陳棋的辦法是做了一個固定器,將斷掌和腿部牢牢固定住了,只是伍建林來四院的時候,邊主任提前拿掉了。
細節決定成敗,鄧長喜、吳家弟是真的在盲人摸象,可陳棋不是呀,他前世是看過相關論文和照片的。
鄧長喜咬了咬牙,還是不甘心:
“再找一些病人繼續這種寄養手術,我們必須要趕在陳棋之前將手術做成功,咱們袁派手外科絕對不能落後於外人,否則咱們都對不起老師。”
吳教授點點頭:“我會留意類似病人的。”
誰也不知道之後鄧長喜和吳家弟做了多少臺斷肢寄養手術,但隨著時間的慢慢推移,一直都沒有傳出成功的訊息。
陳棋這邊張小東的傷勢恢復很理想,這是一個好訊息。
但也有壞訊息,那就是來自系統內官方的壓力到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