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表面光滑,無黏連。”
“瘤體來源於左卵巢,囊腫下緣與子宮後壁緻密粘連。”
“子宮常大,右側附件無異常,右側卵巢2*2*1cm。”
“肝臟、脾臟表面光滑,腹膜及腸表面光滑,無異常。盆腔未觸及明顯腫大的淋巴結。”
根據陳棋的彙報,讓手術室裡的醫生都在思考,每位醫生都有自己的判斷。
探腹結束,陳棋很果斷的給出最後結論:“李老師,許主任,我覺得這個腫瘤是良性的。”
許洪興只說了一句:“陳棋、趙晨,你們先讓開,我跟李處長來看看。”
陳棋和趙晨把手懸空放在胸前,跟兩位老師背靠背轉了個身子,從手術檯前讓了出來。
許洪興接了主刀位置,馬上按流程重新又檢查了一遍,隨後跟對面的李寶田點點頭:
“陳棋,我支援你的判斷,看這瘤子的確不像是惡性的,先不要動,等等病理室的彙報再決定下一步的手術。”
這時候有旁觀的醫生忍不住問了出來:
“陳醫生,患者術前檢查報告當中,腫瘤物指標很高,而且不是高一點點,為什麼你現在堅持認為這瘤子是良性的?之前選擇切口時你就說不排除是良性的,你的自信和判斷有什麼依據?”
“對啊,這腫瘤物指標檢測劑還是國外進口的,外國的東西應該不會有錯的。”
“如果腫瘤物指標不算數,那為啥還要做這個檢查呢?我們不是白白浪費了富貴的外匯?”
手術室裡的醫生們一下子議論紛紛起來。
陳棋有點奇怪。
腫瘤物指標在臨床上只能做為參考,或者動態觀察用,但絕不是判斷是否得了惡性腫瘤的依據。
這個是隨便哪個小醫生都懂的基礎醫學知識,怎麼這些省附屬一院的醫生們不懂?
陳棋不解地對著旁邊的許洪興問道:
“許主任,你們附屬一院開展這個腫瘤物指標檢測多久了?”
“噢,這個是我們去年從國外引起的新技術,現在醫院非常重視這個檢查。”
陳棋心想怪不得,這是被老外給騙了,有些話沒說清楚。還有一些年輕醫生總認為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所以才覺得腫瘤物指標就是“金標準”。
“許主任,諸位師兄們,關於腫瘤物指標我從國外的一些期刊上也瞭解過,這一點你們有個小誤區,那就是腫瘤物指標僅僅只是一個參考指標,而不能看做是確診指標。
就比如這個病人的糖類抗原ca199達到了2043U/L,的確,惡性腫瘤病變時會形成高ca199症,但某些良性病變比如消化道炎症、肝硬化等也會引起不同程度的ca199值升高。
所以偶爾一次檢查ca199偏高的臨床意義不大,如果在確診的惡性腫瘤中如果指標持續升高,說明病情在進展、病情出現復發或者治療後的療效欠佳,一般提示預後是較差的。”
有個小醫生不服氣:“那照你這麼說,腫瘤物指標都是不準確的,那是不是沒有引起,應用臨床的必要了?”
陳棋搖搖頭:
“那可不一定,有些腫瘤物指標的特異性還是很強的,比如AFP,甲胎蛋白可以反映分化較好的肝細胞性肝癌,其增高常早於肝區疼痛等臨床症狀。
可以使肝癌手術切除率、一年生存率得到明顯的提高,但話又說回來,不是所有AFP升高都是肝癌,比如急慢性肝炎也可發生AFP的增高,但多在300μg以內,且常伴轉氨酶增高。”
還有小醫生不服,又問道:“陳醫生,那你能具體說說腫瘤物指標對臨床的意義嗎?”
“可以的,在臨床上,腫瘤標誌物首先是用於已知惡性腫瘤患者的預後分析,如分析惡性程度、侵襲性、擴散情況、生存期等;
其次,對那些治療前增高的腫瘤標誌物,可用於治療期間的療效評估、決定是否更改治療方案、診斷有無殘留,隨訪期間用於診斷復發;
再次,對有明確腫塊或轉移的患者可用於腫瘤來源的輔助診斷、腫瘤分類。僅個別腫瘤標誌物可用於體檢時篩查和早期診斷相應的腫瘤。”
陳棋說到這裡又頓了一頓,不好意思地笑道:
“我們基層醫院檢查專案少,但你們省級醫院不一樣,多開腫瘤物指標,這玩意兒利潤高呀,能賺錢,可比你們賺個幾毛錢掛號費多多了,院長就喜歡開檢查單多的醫生。”
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