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吃了個暗虧。
外科醫生的查房很簡單,朱火炎把他倆叫上來,就是想讓大夥兒看看這個手術切口以及病人恢復情況如何?
比如切口,如果一個小小的闌尾炎切口達到了10cm,水平自然就差;相反,切口越小,水平越高。
還有就是切口有沒有紅腫?縫針是不是整齊?等等。
這個在內行人眼裡,一目瞭然的事情。
另外還有一個,病人的恢復情況如何?
這個更直觀,如果手術結束還是病秧秧的,甚至有發燒、切口處紅腫流膿、食慾不振等現象,說明手術做得並不理想。
想要別人服氣,自己就要有真本事。
朱火炎雖然護短,但這個護是要建立實力之上,否則他也懶得護你。
病房裡的人看到前天晚上給他們做急診手術的兩個小醫生進來了,一個個都熱情地打起招呼,這年頭沒有胸卡,正式醫生和實習醫生的制服都一樣,分辨不出來。
《最初進化》
如果是後世,醫生和實習生的胸卡顏色圖桉都不一樣,有經驗的病人一看是實習,根本不會讓你碰一下。
“老人家,今天情況怎麼樣?”
“呵呵,好好,感覺很好,昨天放屁了,今天就可以喝米湯了,傷口也不疼,謝謝農呀醫生,真是年輕有為啊。”
“我年輕有為,你身體的底子也不錯呀,瞧這術後兩天,精神頭就這麼足了。”
病人一聽更樂了,誰不喜歡被人誇幾句呢:“那是,我在廠裡那可是生產能手,年年先進呢。”
陳棋一邊說,一句從蘭麗娟手裡接過換藥盆。
病人右下腹的紗布剛一揭開,圍在病床旁的醫生們紛紛伸過頭來,一看就驚訝了:
&n?”
朱火炎看了,眼神中透露出小小的驚訝,又問了一句:“這臺手術一共用時多久?”
蘭麗娟趕緊回道,從麻醉開始到縫針結束,一共用了40分鐘,如果從開腹算起的話,用時不到15分鐘。”
這話一出,張軍和艾可龍這些大學實習生都是連連吐舌頭,這個速度,這個切口大小,都趕得上一個主任的水平了。
如果讓他們來手術,反正他們自認為是做不到的。
朱火炎和金培林同時點點頭,顯然對這個結果非常滿意。
同時,兩人也算是放下心來了,看來這陳棋並不是胡亂來,的確是有兩把刷子的。
這個鍋背得沒風險了。
接著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病人,每個病人恢復的情況都很良好,手術切口對縫嚴密、縫針間距合適,沒有紅腫熱痛等感染情況發生。
說難聽點,讓他們幾個主任來做手術,也不過如此。
朱火炎在走出病房的時候在走廊上就忍不住表揚了起來:
“查完房,大家也親眼看到手術切口,我想之前心裡不服氣的人應該服氣了吧?我們做外科醫生的,不注重你成績多少,得了多少獎,重點是看你手裡有沒有活?
陳棋和蘭麗娟兩位同學做得非常好,不但有勇也有謀,在關鍵時刻能挺身而出,冒著被處分的危險堅定站在了臨床一線,搶救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關鍵是手術做得還非常好,這點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