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那會兒都是十八年後的二零一六年了,當下這個年代的香江,情況只會更加不堪,能超過四千萬票房的電影都屈指可數,無一不是能夠載入影史的光輝事蹟。
就拿劉天王最近上映的電影《龍在江湖》來說吧,他累死累活的宣傳,結果票房還不到一千七百萬。
就這成績,還是今年的年度票房榜排名第四好的電影了,可想而知整個市場是個什麼鬼樣子。
如今的香江電影,實屬是下水道產業,在許多投資人眼中,那叫一個臭不可聞,也就來自大西北的礦老闆人傻錢多或許還能救一下了。
奈何現在礦老闆們對待文化事業還沒什麼追求,也不知道原來女明星和拍電影是可以一起玩的。
小書亭app
所以港片導演很難拉到投資。
畢竟有錢人又不傻,明知道不賺錢的生意,誰還願意往裡面砸錢?
越是細想,劉天王就越是絕望,他被陸逸明的一番論調說得滿心失落,只見他面色頹然問道:“難道我們這些拍電影的,就真的沒有一點機會了嗎?”
陸逸明聞言便是笑道:“怎麼會沒機會呢?天無絕人之路嘛,香江電影確實是沒救了,可華語電影卻還有救。”
劉天王當即精神一振,抬起頭,目光灼灼地看向陸逸明:“還請陸先生指條明路。”
話已至此,陸逸明也沒繼續東拉西扯,而是很認真地向劉天王發出邀請:“有沒有興趣來內地發展?”
搞電影陸逸明自然是認真考慮過的,文化這塊高地,你不去想辦法佔領,別人就會跑來佔領,然後用各種夾帶私貨的片子騎在你的腦袋上拉屎拉尿。
什麼眯眯眼啊,故意選醜,專門讓亞裔來演反派,甚至在電影裡輸出意識形態,那都是常規操作。
最噁心的,還是類似《西貢小姐》這種電影,那真是打了你還要往你傷口上撒鹽,殺了人還要誅心。
陸逸明可不想以後自己有錢了,還要忍受這種來自精神層面的恥辱。
至於為啥不找國內那些所謂的第幾代導演,屬實是陸逸明看不上這幫子人,一個個倚老賣老,打壓新人,在圈子裡大搞桃色交易,把娛樂圈弄得烏煙瘴氣,最後還美其名曰自己是藝術家,真是讓人作嘔。
你說他們這樣瞎折騰要是能把國產電影給做起來也就算了,可二十年後,看看大部分的國產片拍的那都是什麼玩意兒?
說句不好聽的,一個個都在強行給觀眾喂屎,大家吃若是敢說自己吃得不開心,他們居然還覺得是觀眾的品味有問題。
在陸逸明看來,分明是這些傻叉的腦子有問題。
所以對這些所謂的文化人和藝術家,陸逸明一個也看不上,與其靠這群只會窩裡橫的廢物,還不如另起爐灶,從新打造一個更有戰鬥力的電影團隊。
這個世界是物質的,所以陸逸明深知國產電影想要崛起,人才、資金和行業標準,缺一不可。
後世那些資本大鱷,進入電影產業之後,一個個都是想著撈錢割韭菜,就沒一個是打算好好拍電影的。以至於爛片大行其道,各種小鮮肉登臺獻醜,簡直讓人頭皮發麻。
陸逸明可不希望自己的子孫後代,只能被動地承受來自歐美日韓的文化洗腦,所以現在開始佈局電影產業,正當其時。
更何況拍電影還是有利可圖的,國內人口眾多,幅員遼闊,單單是自身的經濟體量,就足以支撐得起一個巨大的票房市場。
事實上也是如此,國產電影在2014年左右,便以驚人的票房增長超過了島國,榮升第二大電影票倉,2020年甚至一度超越北美,成為全球電影總票房最高的地區。
因此陸逸明為自己身為夏國人感到自豪,出生在一個國力蒸蒸日上的國度,那就等於是一屁股坐在了風口上,那真是豬都能飛起來。
所以只要肯好好拍,用心拍,根本不愁搞電影掙不到錢。
實際上,哪怕選擇擺爛,也照樣能掙到錢。
不過陸逸明覺得無論做人還是做事,還是要有點追求的,如果做一件事,既能對自己有利,又能利國利民,那幹嘛不去做呢?
“去內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