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景帝的這句話,已經無異於說要將大漢給他了。
昔日的立儲君之事,漢景帝在今日再次重提。
梁王聞言,拜倒在地,誠惶誠恐。
。。。。。。
梁王走後,漢景帝馬上和眾人商議對策。
眼下時局不明,還不知道叛軍的勢力究竟有多強,有多少諸侯將會服從吳王一同作亂。
眾人商議之後,一致認為大軍要馬上出關,不能給吳王發展的機會。
必須要將叛亂控制在東南,決不能讓吳王有機會進攻關中。
天下最緊要的地方,就是滎陽的敖倉。
這裡有運河之便利,儲存著海量的糧食。
只要朝廷的軍隊能夠牢牢的佔據這裡,就不會有後顧之憂。
相較而言,函谷關的重要性已經大大降低了。
秦並六國時候可以抵擋天下諸侯的函谷,此時已經不復往日榮光了。
秦末是個人都能攻滅函谷關。
如果滎陽丟失的話,吳國的主力就能直搗關中,函谷關肯定擋不住的。
因此,朝廷目前的對策就是火速進軍滎陽,扼守要衝,靈活機動應對叛亂。
戰略已經訂好了,接下來就是選將了。
其實,漢景帝也沒有多少選擇的餘地。
這些年,大漢並未爆發什麼大戰,也就沒有誕生什麼名將。
當年的開國之臣,其子弟已經迅速腐朽,能夠帶兵的少之又少。
漢景帝清楚自己的斤兩,沒有聽從晁錯的建議御駕親征。
要是去了,怕就是另一個叫門皇帝了。
思來想去,漢景帝最終選定了周亞夫擔任主帥,統轄全部大軍,東出平叛。
周亞夫乃是周勃之子,地位聲望都沒的說。
他的統軍才能更是一絕,曾經得到了漢文帝的稱讚。
此時此刻,也只有他能夠當此重任了。
隨後,周亞夫在長安火速點兵點將,開赴了關東。
隊伍綿延幾百裡,兵勢之強,亙古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