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內史人口滋生,治理的複雜程度早就達到了十分可怕的地步。
朝中早就有大臣提議,按照昔日三秦的地域範圍,分割內史為三部分,以便治理。
可惜未能施行。
這次漢景帝趁著救災的機會,採納了分郡的建議。
不過,他只是將內史分為了左右兩部分。
原本的內史竇嬰擔任左內史的長官,任命張歐擔任右內史的長官。
這樣,竇嬰的擔子也能減輕不少。
張歐是漢景帝的心腹,從太子時期就開始追隨漢景帝了。
他為人正直、精明能幹,官聲很好,很受愛戴。
此刻,他臨危受命,擔任救火隊長,接了這個苦差事,百官們全都十分敬佩。
朝議的最後,漢景帝頒發了詔書,相當於後世的會議決議吧。
在詔書中,他曉喻百官,要認真學習會議精神,堅決抓好落實情況,號召天下臣民同舟共濟,共渡難關。
多難興邦,一切苦難,都打不到英雄的大漢人民。
隨後,大漢的官僚機器開始瘋狂旋轉,投入到救災的工作當中。
。。。。。。
漢景帝等人在前面忙活的時候,後宮中的眾人也沒閒著。
竇太后親自召集全體妃嬪,打算開展了一次“抗災募捐”活動。
竇太后出身貧寒,對於民間疾苦有著深刻的認知,對於基層百姓還是十分同情的。
劉榮聽說了這件事之後,立馬就去找自己的母親慄妃了。
他清楚的認識到,這絕不是一次普通的慈善活動。
誰能夠在這次活動中表現出色,將極大的增加在老太太心目中的地位。
對於以後的立儲之爭,十分有利。
“有多少,捐多少。”劉榮對慄妃如此說道。
慄妃一臉不可置信的看著劉榮,
“榮兒,老太太瘋了,你也瘋了。”
“陛下已經下令開放太倉的糧食賑災了,難道這還不夠嗎?”
“讓我們這些人捐出自己的財物去救濟那些賤民,有失體統,這不是往陛下臉上摸黑嗎?”
劉榮一臉的無奈,感情這些上層統治者都是這麼想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