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時分,劉榮終於起床了。
這倒不是劉榮貪睡,實在是他昨天睡的太晚了。
最近一段時間,朝中無大事。
劉榮就開始動起了歪心思,他琢磨著將後世的一些發明創造搞出來,提高一下大漢的社會生產力。
造紙術、印刷術、火藥等等,他全都研究了一遍,進行了多次的實驗。
昨天,他又開始研究一些兵器和軍械,以應當即將到來的戰爭,搞到了很晚才睡覺。
直到太陽照屁股了,劉榮這才起床。
他坐在床上,用手托腮,捏呆呆發愣。
這幾天,他的發明之路可以說是相當不順。
他搞了許多東西,沒有一個成功。
看著滿屋子的草稿紙、設計圖和實驗廢品,劉榮心裡挫敗感還是很強的。
他暗歎了一句:“完了,我成了大漢的手工耿了。搞的這些東西,全都沒有什麼用,除了當刑具。”
他過去真的有點太小看那些發明創造了,總覺得自己知道原理,搞出來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但實踐起來,才知道並未如此。
裡面的門道真的太多了。
如果這些發明能夠那麼輕易成功的話,早就別人搞出來了,怎麼會等幾百乃至上千年呢?
這些留名史冊的發明,每一項都凝集著工匠們的巧思,哪裡是劉榮這個一個愣頭青隨隨便便就能搞出來的啊。
劉榮現在就屬於感覺自己課本上的知識全都學會了,一上考場才發現自己是學廢了。
更準確的形容一下,就是劉榮知道了原子彈的基本原理,當開始造原子彈的時候,才發現中間還隔著十萬八千里呢。
劉榮不得不承認,術業有專攻。
他前世畢竟是一個圖書管理員,而不是一個工程師、科學家,動手不是他的強項。
劉榮現在迫切需要一支科研團隊。
他告訴他們遠離,然後讓他們不斷的試錯,最終搞出那些偉大的發明。
感覺這樣才靠譜。
可是這樣的人要到哪裡去找呢?
劉榮有些一籌莫展。
。。。。。。
用過膳之後,劉榮就跑去找衛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