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阻力重重,但是不管怎麼說,第一階段的削藩工作算是順利結束了。
三王的王位雖然得到了保留,但是實力大大的削弱了。
趙王和楚王都被朝廷削去了支郡。
漢初諸侯,大多有若干個郡的屬地。所謂支郡,指的是王都所在郡之外的其他郡。
也就是說,不管你原本統轄著幾個郡,現在只能保留一個王都所在郡和大漢一樣,這個郡通常被稱為內史,其他的全部都得上交給國家。
膠西王因為是老齊國分出來的幾個諸侯國之一,本就只有一個郡,於是改為削除最富庶的六個縣。
。。。。。。
劉榮心裡盤算著,按照歷史書上的記載,接下來就是各國私下串聯,然後七國之亂爆發。
就是不知道會不會有什麼變化。
忽然,他想到了什麼,問到:“如今晁錯的情況如何?”
曹壽回答道:
“那日朝議結束之後,晁錯就向陛下上奏,稱父親突染重病而死,請求陛下恩准,讓他回家處理喪事並按照規矩守孝三年。”
“陛下賞賜了他三公的葬具,用於安葬父親。但以國事急迫為由駁回了他守孝三年的請求,以奪情的方式,以三天代替三年,葬禮之後,仍舊回朝任事。”
隨後,他小聲的說道:“我聽過,晁錯的父親並非是病死,而是不滿晁錯的行為,上吊而死的。”
劉榮嗯了一聲,隨機陷入了沉思。
晁錯之死,是歷史的一大悲劇。
按照目前的形式來看,他還真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在後面的戰亂中保下晁錯。
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他吩咐道:
“今日就是晁錯父親的大殯之日吧?你代替我,前去弔唁一番吧。”
本來劉榮是想親自去的,拉攏晁錯一番,但現在晁錯的仇恨值真的太好了。
搞不好,大臣諸侯們會因此怨恨劉榮。
得不償失。
畢竟他還得爭太子之位呢,朝中的聲望還是很重要的。
就讓曹壽代替自己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