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種可能性還是比較小的,最有可能的是削除三國的封地,以示懲戒,畢竟這才是陛下的真正目的。”
公孫詭的才智,不下於晁錯。
對於他這樣的聰明人而言,晁錯的小把戲瞞不了他。
不過是假借問罪之名,而行削藩之實罷了。
梁王聞言,沉思不語。
眼下,已經有一萬個人跑來,請他為三王求情了。
他在想,接下來,他該何去何從呢。
。。。。。
公孫詭很明顯猜到了梁王的心思。
繼續說道:“大王,如果臣所料不錯,陛下很快就會召見您,詢問您對這件事的看法。”
梁王嗯了一聲。
三王被抓已經不少時日了,估計罪行已經審問地差不多了。
在公佈結果之前,漢景帝必然會問詢他的意見。
梁王問道:“到時候,我是該持支援陛下削藩,還是該為三王求情呢?”
他信任公孫詭,一如漢景帝信任晁錯。
當此大事,當然要詢問公孫詭的看法。
聞言,公孫詭笑了,“為什麼要二者選其一呢?我們可以全都要,既支援陛下削藩,又為三王求情。”
隨後,他解釋道:
“此刻,朝中局勢看似晦暗難明,其實已經十分清晰了。”
“陛下既然抓了趙王、楚王、膠西王,就說明他已經下定決心要削藩了。”
“無論是誰,只要反對削藩,都不會有好果子吃。”
“大王作為陛下的親弟弟,一定要堅決的支援陛下削藩,這樣才能使我們梁王才能利益最大化。”
“同時,諸侯王們勢力不小,絕不能將事情做的太絕。”
“您可以趁機想陛下求情,免除三王的死刑,改為削除封地,如此,三王必定感念大王的恩情。”
梁王聞言,點了點頭,“此言正合我意。”
。。。。。。
公孫詭繼續說道:
“此刻,天下諸侯們已經隱隱和陛下形成了對峙之勢,我們梁國處於兩者之間,正好可以左右逢源。”
“無論是陛下,還是諸侯王們,都會極力的拉攏我們,這就是我們梁國的機會。”
公孫詭的話音剛落,就有人進來稟告,說漢景帝召見梁王。
聞言,梁王的眼睛一亮,果然不出公孫詭所料。
梁王不敢耽擱,立刻換好衣服,準備進宮見駕。
公孫詭在一旁囑託道:
“大王,此次陛下召見您,必然是說三王之事。”
“到時候,不管陛下怎麼說,您全都應承下來就好,只有一條,記得要和陛下哭窮。”
“陛下的皇子們都還年幼,不堪用,要對抗其他諸侯,必然要重用大王。”
“這時候,無論您提出什麼要求,陛下都會答應您的。”
“您只管獅子大開口就好。”
“至於我們最後如何抉擇,得看陛下開出的價碼合適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