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當了皇帝之後,就問衛綰,我請客,大家都來,為啥就你不來,你給我解釋解釋。
衛綰狡辯說,我真的生病了(死罪,實病!)。
漢景帝於是賜給了他一把劍。
這裡胡亂猜想一下,沒準就是讓他自裁呢。
這不比曹操送給荀彧空食盒還要明顯嘛。
衛綰說,你爹已經送給我六把劍了,你的劍我就不要了吧(先帝賜臣劍凡六,劍不敢奉詔)。
想讓我自殺,門都沒有,除非你給我辦一場活人葬禮。
漢景帝都蒙了,說劍這個東西人人都喜歡,是很最容易就送人或者賣了換錢的東西,你居然還留著先帝御賜之劍,取來我瞧。
衛綰當即就取了來,六把劍都還在。
從此,衛綰人送外號衛六劍。(不是)
漢景帝感嘆衛綰是個忠厚人,把他的名字從小本本上抹去了,並開始重用他。
如今,更是將他任命為了河間王太傅,顯然是把他當自己人了。
。。。。。。
如此有傳奇色彩的兩個人,劉榮當然要見上一見。
行過虛禮之後,劉榮開門見山,就問他們關於推恩令的看法。
石甲其人,別看長得五大三粗的,心思卻比針眼還細。
漢景帝詔令初下,大皇子就拉扯群臣們議論,這合適嗎?
這要是傳到宮裡,漢景帝會如何看待自己呢?
他老石家能夠混到萬石,有著一套專屬的為官家學。
一是懂得觀時奪勢,能夠看清大勢。
二是不粘鍋,永遠都能把屁股上的屎甩出去。
三就是謹慎謹慎再謹慎。
比如他的弟弟石慶擔任太僕,漢景帝問拉扯的有幾匹馬?他都得跑到前面數一數,一二三四五六,然後跑回來舉手報告,六匹。
這一家子,絕了。
如今,他怎麼可能對初次見面的劉榮說出心裡話呢。
面對劉榮的詢問,他一個勁的誇讚漢景帝聖明,體恤諸侯,其他的話全都模稜兩可、雲遮霧罩。
總之,就是不粘鍋,一句可能授人把柄的話都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