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互市的事情,群臣分了兩派。
吵了兩個多月也沒有結果。
甚至,就連暗地裡也互相較勁,那些支援互市的老臣們還被另一方放了黑石頭,府門口經常被扔死貓死狗,老臣們滿腹委屈地在朝堂上告御狀,說他們這麼做也是為了邊境安寧,絕非個人私利。
順慶帝也很是頭疼。
連召了趙桓允兩次商量此事,趙桓允倒也乾脆,直接了當地表示可行。
倒是順慶帝有些拿不定主意,每次都說再跟內閣那邊商量。
這次又召見趙桓允,還是因為互市之事。
趙禹不情不願地跟著趙桓允進了宮。
他反對在西南那邊設立互市,甚至還說那是求和之舉,還曾自告奮勇地求到順慶帝面前,說他願意帶兵鎮守西南邊境,對抗燕國。
為此,順慶帝還斥責了他,說他已經是燕國的準駙馬,還口口聲聲地對抗燕國。
趙禹很是鬱悶。
他娶燕國公主不過是權宜之計,什麼駙馬不駙馬,他一點也不稀罕。
而且,他還聽說燕國人平日裡都喜歡吃牛羊肉,身上總帶著一股羶味,一想起這些,他就恨不得把那個燕國公主弄死……
趙桓允知道趙禹不同意成立互市,並不在意。
他只是不想看到趙禹纏著姜瑜說這說那的,甚至他覺得趙禹並不適合留在京城。
兩人一路無言。
趙桓允還是那個態度。
支援成立西南互市。
若是別人,趙禹早就拍案而起地理論了。
可面對趙桓允,他就慫了,一聲不吭地坐在那裡喝茶。
趙桓允雖然年輕,卻是連太后都要給幾分面子的人,他哪敢造次!
別人或許不知,可他清楚得很,趙桓允看上去閒雲野鶴,實則是順慶帝安插在黑市那邊的人,勢力大得嚇人……
順慶帝經過多日的權衡利弊,終於也鬆了口氣,答應在西南成立互市。
想來想去,他還是覺得趙桓允前往西南督辦此事最為合適,只是上次賑災,趙桓允受了傷,為此老王妃還鬧到了太后那裡,就連太后也耳提面命地提點他,以後京城以外的差事就不要讓趙桓允去了,可此事非同小可,他派別人去不放心,只得拐外抹角地問趙桓允的傷:“三皇叔的傷無礙了吧?”
“已經好多了。”趙桓允活動了一下胳膊,“只是體內尚有殘毒,太醫說,還得再調養半年才能恢復如常,我平日裡練劍,都改成用左手了。”
“傷筋動骨一百天,何況還中了毒,朕真是愧對三皇叔。”順慶帝汗顏,不好再動趙桓允的心思,便跟他商議,“臨近年關,本不該來勞駕三皇叔進宮儀事,只是此事迫在眉睫,還是早點定奪下來得好,朕打算元宵節過後便派一名朝中重臣去西南督辦互市一事,煩請三皇叔幫忙物色一下人選。”
“景王最是善於治軍,又是燕國準駙馬,自然讓他去最合適不過了。”趙桓允看趙禹的目光全是讚賞,“皇子親自督辦此事,更顯我大順朝國威,即便燕國想從中為難,多少也得看景王的面子,故而,這個差事非景王莫屬。”
趙禹聞言,大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