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倆雖然都在國公府,但見面的機會並不多。
姜瑜早就梳妝打扮妥當,聽見錦合堂那邊的說話聲,便帶著阮媽媽和香葉出了門。
暮色四合,晚風習習。
園子裡的桂花早就綴滿枝頭,暗香襲人。
這還是她重生以來,第一次出長卿苑,前世她命喪於此,這輩子她絕不會重蹈覆轍,定要護住她想護住的人,讓害她的人付出應有的代價!
前世姜麗娘這個時候也回來過,那時她風寒未愈,未從出門。
眼下她換了廚娘,飲食無憂,顧嫂又格外用心給她調理,身子自然好得快些。
阮媽媽來府上也不過四五日,對周邊並不熟悉,小心翼翼地走在姜瑜前面,提醒姜瑜腳下仔細些,香葉則微微落後姜瑜兩步,誠惶誠恐地跟著,唯恐自家姑娘摔了。
主僕三人穿過花園子,沿著腳下的青石板路一路往東,再過一條迴廊就到了錦合堂,錦合堂在國公府中軸,再往東則是二爺三爺住的院子,就連父親的碧山院也在那邊。
自從殷氏離世,姜行遠鮮少回府,常年鎮守西北,碧山院無人打理,也漸漸荒廢,只有姜行遠回京的時候,才會提前打掃修繕,故而碧山院是整年整年沉寂的。
迴廊邊上栽了些許竹子,青翠挺拔,樹影婆娑,依稀有人在低聲說話。
是有人讓姜軒秘密調查東南三州糧草搶劫案,上峰懷疑是朝中有人裡外勾結,走漏了訊息。
姜軒說定不辱使命。
姜瑜耳朵聰敏,自然聽得一清二楚。
這才想起姜軒就是錦麟衛密探,前世她出事的時候,姜軒並不在京城,而是跟著國子監祭酒陳叔白去了南直隸遊學遊歷。
隨後幾年,也並無回京城。
因此才躲過趙啟謀逆案的滅頂之災。
一直到了順慶二十五年,也就是十年後,她魂魄遊蕩回京,無意看見姜軒獨自一人開啟國公府鏽跡斑斑的大門,站在荒廢的園子裡久久不語,他身穿大紅色蟒紋官服,華麗無比,熠熠生輝。
主僕三人不緊不慢地路過。
腳步雖輕,卻也驚動了竹林中人。
傳信那人眼中瞬間有了殺機。
姜軒衝他搖搖頭,示意他不可輕舉妄動。
他知道姜瑜路過此處是去錦合堂見姜麗娘,並非有意來此。
更何況,姜瑜是裕王未婚妻,若有三長兩短,必定會驚動宮中,若追究起來,他們難逃罪責。
姜瑜自是知道姜軒不會輕舉妄動,目不斜視地進了錦合堂。
錢媽媽不在,小秦氏身邊的大丫鬟藿香引著主僕三人挑了簾子進了暖閣。
望著坐在上首的盈盈麗人,姜瑜屈膝福禮,眉眼冷淡:“給王妃請安,侄女身子不適來遲,還望王妃見諒。”
前世父親出事,她也曾求到恆親王府。
當時姜麗娘正坐在藤椅上吃葡萄,纖細的指尖捻著飽滿的果肉放進嘴裡,紅色的汁液沾滿了唇瓣,顯得妖嬈動人,說出的話卻讓人心底生寒,她說她跟姜行遠並非一母同胞,從未有過體己話,這些事她幫不上忙。
還勸她不必四處奔走,早早給姜行遠準備後事為好。
“你如今是未來的裕王妃,我哪敢怪罪你!”姜麗娘看見她就想起殷貴妃,一想到她這些年受的委屈就來氣,陰陽怪氣道,“你快起來,我可受不得你這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