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紈聞言,苦笑著道:
「母親你放心,要怪也怪大房那邊豬油蒙心,做下這等天怒人怨的事,雖然女兒身在榮府,卻也知這件事關係到山東幾十上百萬人的身家性命,一博這次乃是為民請命,並沒做錯什麼。」
李家門風向來清正,對於大是大非都是能拎得清的。
不管是李紈還是李孟氏,三觀也都是正常的。
李孟氏一聽,便知道不怪馮一博,當下也鬆了口氣,點頭道:
「你能明
白就好。」
問完了李紈,她又看向外孫賈蘭,有些擔憂的道:
「蘭兒最近怎麼樣,沒受什麼影響吧?」
賈蘭是榮府二房嫡孫,和榮府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若是榮府有難,這個外孫自然也會受到牽累。
「這次抄家去職的是大房那邊,我公公的爵位還在,倒是影響不大。」
李紈先搖了搖頭,又遲疑道:
「只是抄家之後,府裡又要重新添置許多,我受命管家,這陣子忙得顧不上吃飯了都,這些倒是還好,就是府上的事太多,有些顧不上蘭兒,好在蘭兒倒也省心,就是怕他沒人管著,把功課落下。」
這就是父母在身邊的好處了。
如果是以前,不管什麼事,她都要默默承受,也沒個傾訴的地方。
而現在,她在榮府雖然勞心勞力的管事,可父母就在身邊,隨時都能過來。
這讓不僅有了依靠,還有了可以傾訴的地方。
因此,她也再不像原來那般,整日只圍著賈蘭一個人轉。
如今的她,早已不再枯如藁木。
而是知道叫苦叫累,也敢於表達自己的心情了。
李紈雖然話裡話外有些哀怨,可這和之前比就鮮活了太多。
「要是你婆家同意,你就把蘭兒送到這邊住些日子吧!」
李孟氏聽了,有些心疼的拉起她的手,又道:
「我們兩個老的幫你看顧下還是沒問題的,你父親很疼愛蘭兒,有他在也不用擔心功課,況且還有你嬸孃和你兩個妹妹在這邊,也都有個照應。」
李紈聞言,自是有些心動。
賈府除了她公公還算重視讀書,其餘就沒一點學習的環境。
孟母為了孟子讀書不惜三遷其家,她這個做母親的又如何不想給孩子一個好好讀書的環境?
可是考慮到榮府和這邊的關係,她難免有些遲疑,嘴上就道:
「一博媳婦有孕在身,蘭兒在這邊打攪終究不好。」
雖然,今天她是代表榮府來表達謝意。
可李紈知道賈母現在對馮一博有多不待見。
若非馮一博一再送禮,榮府不想欠太多人情。
她最近都不敢提來馮府的事,生怕賈母對她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