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浩敏銳地捕捉到穆弘在聽到梁山時的微表情,猜出他應該對梁山有什麼偏見。
為了打消穆弘對梁山的偏見,曾浩跟他說梁山建立的初衷、眾好漢上梁山不得已的理由以及梁山未來的發展方向。
在曾浩的忽悠下,梁山這個不光彩的山賊集團變成了被逼無奈的人們的避風港,眾梁山好漢們上山的理由也全都變得“偉光正”,梁山未來的發展方向也不是像別的山賊集團一樣,靠燒殺搶掠為主,而是利用自身優勢,靠經商為生。
這一番話下來,一旁的宋江等人都被忽悠懵了,心裡都在懷疑,我們居然是這麼好的人?!我們梁山居然是這麼正義的組織?!
不過前面兩點曾浩的確是忽悠,但最後梁山未來的發展方向這點,曾浩是真打算這麼做的。
一個組織想要發展壯大,肯定是需要大量的錢財去運營的,而在原著中梁山的主要收入來源就是靠搶佔附近州縣的錢財,以及晁蓋、柴進、李應等財主本身帶上山的家常,這才勉強維持梁山數萬人的生活,完全不懂得利用自身巨大的優勢去創造財富。
梁山經商的優勢在哪裡?
那可真是太多了!
除了自身八百里水泊的地理優勢外,梁山最主要的優勢就是人才優勢!
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漢,其中絕大多數都有各自擅長的本領,要麼武藝高強,要麼就是前面提到過的各種功能型好漢,比如在世華佗安道全,火藥大神凌振,武器專家湯隆,基建狂徒陶宗旺,經商高手李立等等。
如果能善於利用這些好漢們各自的本領來發展商業,將梁山泊轉型成羅斯柴爾德那樣的“商業帝國”,絕對不是不可能的事!
但可惜,原著中梁山泊的三位首領,都完全沒想到將這些好漢各自的本領運用到商業方面,只是想著怎樣打仗,搶劫。
不過現在讓曾浩做了梁山泊的首領,他肯定要盡力去促進梁山泊的轉型。
作為現代人的他,接受不了梁山以前那種粗蠻的路線,一昧的打打殺殺,只會害人又害己。
他相信金錢的力量,羅斯柴爾德曾說過:“當金錢站起來說話的時候,所有真理都要沉默;當金錢作響,再多的壞話也要戛然而止。”
這句話在二十一世紀就是至理名言。
別看有個姓馬的富豪整天說自己對錢不感興趣,說創造某某大公司是自己這輩子最大的錯誤,你如果要他放下現在的身家,重歸普通人的生活,他指定是不肯的。
不過在宋朝這種中央集權制的朝代,金錢雖然也非常重要,但如果你只是光有錢,沒有背景,那錢的威力就會大打折扣,甚至會變成害你的武器。
因為在古代,對私有財產的保護不像後世那麼嚴格,儘管宋朝開創性地設立了私有財產權,但那些手握大權的人想吞併你的家產,還是有各種各樣的辦法。
尤其是在曾浩現在所處的宋徽宗時代,出了名的奸臣多,像蔡京這些奸臣為了搜刮民脂民膏,那可是能使出各種手段來。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蔡京為了大量斂財推出的新鹽鈔法。
新鹽鈔法規定,凡從事販鹽者,要先到買鈔所交錢購買新鹽鈔,然後才能到產鹽州、縣獲取食鹽販賣,而舊鹽鈔一概作廢。
等所有鹽商不得不按照新規定加錢買了新鹽鈔後,蔡京又推出更新的鹽鈔,如此反覆,鹽商們要買好幾次鹽鈔,才能拿到一次的鹽。
很多鹽商因此被搞得破產,然後跳江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