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這就是輪迴金盤的妙處了。摩醯首羅和阿彌陀佛,共享了輪迴金盤的力量。
因此兩人身外化身的力量,也得到了難以想象的提升。
她們的目光不由得看向蘇葉,或者說是“能仁應供”。
“能仁應供所言,果然不錯。這輪迴當真能集聚諸天萬界的道!看來,渡過時海,到達彼岸,也不再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摩醯首羅眼中浮現出了幾分讚賞。
其實何止是“道”?
甚至,連諸天萬界的法力,輪迴金盤都可以匯聚。
如今的輪迴金盤,已同時擁有了三個大世界的道法和力量。
可以說,不僅僅是摩醯首羅和阿彌陀佛。蘇葉自身的法力和“道”的增益,也是極大的。
甚至更大!
畢竟,摩醯首羅和阿彌陀佛的法力雖然有所提升,但是,她們畢竟不是對輪迴金盤擁有真正的主導權。
而且,她們對“道法”的理解和追逐,也是有限制的。
無論如何,兩者都會將自己的“佛道”和“魔道”作為主要。
這一點蘇葉則是不同。
因為蘇葉的道,就是“輪迴之道”!
三乘法、薪火道、佛道、魔道,諸子百家的道,亦或是過去千佛的道,鐘山四弟子那般的道,甚至是造化道,都是輪迴之道的一部分!
所以,蘇葉的法力,也許在這一刻,甚至已超越了摩醯首羅和阿彌陀佛。
這的確令人難以想象。
畢竟,在不久之前,蘇葉這個“能仁應供”與摩醯首羅和阿彌陀佛的法力相比,也不過是滄海一粟。
即使是在三乘法最鼎盛的蘇葉的“時代”,在靈山之中。蘇葉的法力,其實也並不是想象般強大。
而這一切,自然,也得益於摩醯首羅和阿彌陀佛的成全。
當然了。
其實,在摩醯首羅、阿彌陀佛和蘇葉三人的眼中。“法力”,並不是最重要的。
甚至都可以說是“身外之物”。
否則摩醯首羅和阿彌陀佛,也不會將自己的法力融入到輪迴之中了。
成全是相互的。
蘇葉在建設輪迴時,提供的法力,並不強大。遠遠不如這兩尊大神聖。
可是如果沒有他建立輪迴。摩醯首羅和阿彌陀佛,就彷佛是掌握屠龍術的朱平漫。
縱然技巧再高明,卻也無“龍”可“屠”。
所以從這一點上來看,三人可以說是相互成全。
阿彌陀佛亦雙手合十:“我雖無渡過時海,到達彼岸之心。但輪迴之成就,可令諸天萬界一切生靈得遇生機,此乃大慈悲之事。能仁應供善心廣發,善哉,善哉!”
面對兩人的讚賞,蘇葉並沒有如何開心。
不如說,恰恰因為輪迴得到了一些成果,他的法力和眼界得到了不小的提升。
所以,他更加能夠感受到了,諸天之大,彼岸之遙,以及……生靈之苦!
他說道:“如今輪迴雖已初成,但卻還未擴散到諸天萬界,尚有不足之處。甚至,就連山海世界,也還缺一個得以鎮壓的大神聖。在我看來,這是我等必要解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