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質上,老王,你別忘了,他是一名導演。他有著自己的藝術追求,這是他的終身職業與熱愛!
可如果想紮根,那麼他最好的選擇就是退居幕後,用自己的影響力,來幫助廠裡、幫助圈子完成約束和規劃。我們拒絕那些草包,給一些踏踏實實演戲、導戲的演員、導演一份亂世到來還能追求藝術、追求電影本質的活路!”
“……”
這下,王斯聰徹底懂了。
懂為啥朋友那麼發愁,看著簡直可以說是“眉頭緊皺”了。
因為本質上,這其實和大環境無關。
老許現在面臨的抉擇是,要不要為這塊礁石,犧牲自己的“事業”。
也就是身為一名導演的職責。
當然了,不是說他以後拍不成電影了。
只是,他以後一定會很忙。
因為一旦退居幕後……別的不提,就說當個製片人。
他要參與到導演的工作、選角的工作、甚至還有更多的幕後工作裡。
這些工作乍一看不多,可實際上……很繁瑣的。作為天籟的執掌者,他很清楚這種工作有多麼“麻煩”。
活不多,但很碎。
並且還要時不時的出差,檢查一下拍攝的成果……
在這種繁忙的節奏中,哪有時間能跟以前那樣,為一個劇本耐著性子打磨半年、一年、乃至兩三年的?
根本不可能。
可換個角度想,如果老許能退居幕後,那麼他的擔憂基本也就可以說不存在了。
民營資本投資公司會怎樣不說,就說西影廠這塊在國內與國際都響噹噹的金字招牌,肯定不會出問題。
別的不說,就說那種投資人想用一個什麼大流量草包當配角的事情,就永遠不會發生。
誰不知道老許的劇組是出了名的“清高”。
就算把角色給朋友,朋友的演技首先也得過關才行。
演技過關,導演靠譜,才能給觀眾呈現一個好故事。
“原來……老許糾結的是這個……”
王斯聰露出了了然的模樣。
接著就聽楊蜜問道:
“怎麼樣?有辦法沒?……或者說,有啥想法沒?”
“唔……”
他微微搖頭:
“你也讓我琢磨琢磨,但這事情……我說實話,不好解。”
“肯定啊,不然他能這麼糾結?”
“嗯……”
說著,他捻滅了煙。
靠在椅子上再次陷入了沉思。
這時,楊蜜繼續說道:
“詩詩的意思是,不用急。”
“嗯?什麼意思?”
“意思是許鑫年輕啊。他還不到30呢。她和我說,在曲藝行裡,可能這五年流行西河大鼓,下個五年觀眾就喜歡相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