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他的孩子,成長裡記憶深刻的應該是陪伴和親情,而非是“冷酷”的教訓和分離。
想一想小女人,她如今應該在長家了吧,也不知道她一個人,會不會偷偷哭鼻子,她看起來那麼嬌弱,像一朵花一樣。
此刻此景,再加上這樣的心情,好像真的應該來一壺酒,然後睡個好覺,明天一早起來趕路。
可他知道,自己不是出來玩的,喝酒怕誤事。
天色不早了,姜舜驍站了起來,預備關上窗戶去休息,卻在一瞬間目光冷凝,閃身到一邊,一支箭矢飛了進來,準準的插在了門板上,上面還有一張紙條。
許久再無動靜,姜舜驍冷著臉看著外面,沉默的關上窗戶,走到門口剛將其取下來,紙條捏在手裡還未開啟,門就被叩響,外面是小乘的聲音。
姜舜驍開啟門,小乘垂著腦袋站在外面,說:“人沒抓住,讓他跑了。”
姜舜驍沒有說話,將紙條開啟來看,只一眼,瞳孔微震。
不過一瞬,他將紙條合攏,看了眼小乘,說:“讓他們不用追了,不是來害我性命的,不過,以後更要加強防守,讓下面的人注意自身安全。”
“是!”
再回到屋中,姜舜驍又將那紙條開啟來看,字跡普通,可內容卻叫人心動。
——不復齊國,無戀戰之心,若能聯手,可使兩國安寧。
赤坦國之所以一直咬著孟國不放,一是看中了孟國地大物博,出富饒之地,二便是咬準了孟國初立,江山社稷不穩,而當初齊國坐擁江山幾十年,若能復國,也會有擁戴的人。
齊國餘孽逃離以後,躲開了孟軍的追殺,誰也沒想到他們會跑到赤坦國去,一個曾經險些將齊國滅了的國家,去尋求他們的庇護。
姜舜驍曾也和父親討論過,前齊皇室的那位七公子,許是允諾了赤坦國國主什麼,才會在赤坦國安身,還能讓赤坦國不停的攻打孟國,而能讓他們聽話的原因也不難猜。
前齊國好打,可今孟國不一樣,既然孟國能從一支起義軍壯大的推翻舊王朝,那麼便註定個個都是能人,赤坦國從前能打齊國,那是因為當時的王室不作為,當時的國主昏聵,可現在不一樣了,想從孟國身上撈點好處,自己就得掉層皮下來。
是以,孟國成立,對赤坦國來說,一點好處也沒有。
那七公子還能蹦噠,定是和赤坦國達成了某種協議。
可如今,這張紙條的內容……
莫非是赤坦國那邊,有人不願幫七公子?
亦或是單純的和平之人,不願再起禍端,才給他遞了這個信?
若真是如此,便是一樁好事,可也不得不防會是一種陷阱。
誰都不會願意打仗,越是打仗,百姓的生活就越是不安寧,國家也沒有多餘的能力富裕起來,孟國即使再猛,也經不起連年的戰亂。
而赤坦國作為唯一能和孟國抗爭的國家,打了這麼多年仗,恐怕內裡也早已虧空的厲害,繼續支撐下去,恐怕這中間的七公子起了不小的作用。
只有剷除了他,才會使兩國安定。
姜舜驍雖然是將軍,可不代表他喜歡戰爭,雖更不喜歡赤坦國時不時的挑釁,可他心裡明白,如今的孟國並非強大到無所畏懼,只要再給他們一點時間,再富足一點點,區區赤坦國根本不在話下,可如今連年來的戰亂,只會拖的國家越來越衰敗,這可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