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話類似的含義,就好比小時候讀書先生問學堂上的學生,有沒有人自願留下來,再讀半刻鐘的弟子規。
說完又笑眯眯地揮了揮手,補充了句:若是不願意,便可自行放學,回家去了。
敢問當時,有無一個學子,敢背起布袋往家去的?
答案是沒有。反倒比上課時更加嚴肅工整,搖頭晃腦的,整整齊齊的,又讀了半個鐘頭的書。
看著前面的先生滿意地捋了捋鬍子,微笑著點頭,大家都鬆了口氣。
因為大家都知道,若是他們不願留下來,都願意往家去,免不了的一頓板子,將來在課堂上,也免不了要被先生提問,答不上來,便是噩夢的開始。
從小就懂得趨利避害,如今大了,這一套的道理自然是融會貫通,引以致用的。
以長家的身份來說,長青是可以甩甩袖子不陪這頓飯,可她卻知道,自己雖有任性的資本,卻最好不要這般狂傲,下皇長子的面子。
如果不出意外,他將來會是大孟的國君,這天下的君主,何苦因為一時意氣,在這個時候得罪了他去。
長家便是在忠誠,也沒有哪個天子會容忍不將皇室的人放在眼裡的忠臣吧?
茶水喝多了,原本是不餓的,可等到飯菜上來時,勾人的味道刺激了長青,讓她忍不住咽口水。
聞著這股香味,本以為他點的會是什麼猩唇,駝峰,猴頭之類的,可等菜上齊了,蓋子都揭開之後,長青愣了一下,看著滿桌子家常的小菜,微微有些訝異。
看著她微訝的模樣,孟衍笑了笑,調侃道:“你以為我點的是什麼燕窩魚翅嗎?別看這家飯館大,反而做的最好吃的,是這些平常的家常小菜,在宮裡反而很難吃到這種味道,你也多吃點。”免得以後懷念這種味道……
其實,皇宮也有做家常菜的廚子,但也許是所處的地方不同,所以吃出來的味道也大有不同。
嘴上說著不吃不餓的長青,喝了一碗湯後就有些耐不住,取了筷子一起吃了起來。
縱然對面坐著的是皇長子,依舊沒有影響她的食慾,從前也不是沒有和他一起用過飯,只是那個時候不止他們兩人,還有姜舜軼。
不過,長青也不是一個扭捏的人,不會因為兩人之間尷尬的關係,連頓飯都吃的不自在,她的落落大方反倒叫孟衍很欣賞。
他向來看不慣那些扭捏的太過的女子,他以為,大家族養出來的姑娘,就該像長青這般,落落大方儀態自然。
這頓飯吃的倒是十分融洽,美食擋在中間,兩人說話也溫和了許多,長青不由得說了這幾年自己在外遊歷吃過的山珍海味。
一碗煮關東,她都能說好久。
相比較其走南闖北習慣了的長青,孟衍的見識反而沒那麼寬廣了。
他的並非從小生活在紫禁城內,小時候倒是有那麼一段時光在外面胡天胡地,可自從入了皇宮,一切都變得束縛了起來,他的身份越尊貴,失去的就越多,也沒機會去外面增長見識,大都聽得傳聞,看的書,還有評書裡說的外面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