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購和記黃埔集團之後,雷蘊榮就決定將其作為經營的旗艦。
一些傳統行業的公司雷蘊榮都準備整合進和記黃埔,而金門建築和九龍建業合併進和記黃埔也是之前就計劃好的。
不過因為當時剛收購和記黃埔,為了不讓公司發生太大的動盪,雷蘊榮一直壓著。
在這收購之後的一年多時間裡,雷蘊榮唯一的動作就是將與和記地產有點重合的都城地產賣給了陳家的大昌地產。
現在雷蘊榮雖說無法徹底掌控和記黃埔,但是經過這一年多的滲透,它也同樣打上了雷蘊榮的烙印。
到了這個時候,雷蘊榮覺得是時候進一步開展自己的計劃了。
既然韋理要走,而且雷蘊榮也不想留,那就榨乾他最後一絲的價值。
「韋理,能不能幫我這個忙?這也算是你在和記黃埔乃至是香江之行的完美謝幕。」
韋理沉默了一會說道:
「這件事情我需要考慮一下。」
「沒問題,不過希望你能夠儘快給我一個答覆。」
「三天之內我就會給你回覆。」
「行,那工作你就先暫時不要交接,你要離職的訊息也暫時保密。」
正事談完,韋理就告辭離開了。
看著韋理離開的背影,雷蘊榮也不由地陷入沉思。
雖說將金門建築和九龍建業整合進和記黃埔是早就計劃好的,但是現在突然啟動卻是雷蘊榮臨時決定的。
這次不管韋理答不答應,雷蘊榮都決定啟動這一計劃。
不過這件事情雷蘊榮還沒有和金門建築以及九龍建業的總經理通氣,所以這兩天他需要去這兩家公司走走。
第二天,雷蘊榮就來到九龍建業,這家公司是雷蘊榮的基本盤,而且之前將九龍建業合併進和記黃埔的事情他就和張長林溝透過。
所以在接到雷蘊榮的通知後,張長林也著手準備整理九龍建業的資產。
和記黃埔是上市公司,這樣大規模的變動都需要向所有股東披露。
下午雷蘊榮來到金門建築,前一段時間他就已經來過一次了,那時候是為了出售金門大廈的時候。
金門大廈作為金門建築的總部大廈,雷蘊榮將它給賣了,不管怎麼說都需要和金門建築的管理層溝通。
雷蘊榮儘管手握金門建築的全部股份,但是也不能為所欲為。
他也知道,對於雷蘊榮出售金門大廈,金門建築的管理層肯定是不高興的,但是對於這點權利他還是有的,他會和他們溝通這件事情,但是不會影響自己做決定。
這次將金門建築整合進和記黃埔集團,也算是對金門建築的補償,畢竟原來和黃公司的海港工程會被合併進金門建築,而且之後金門建築也有了一個堅固的後盾。
所以雷蘊榮和金門建築管理層這邊的溝通也很順利,對於整合進和記黃埔,他們當然是願意的,所以在接到雷蘊榮的通知之後,他們也在詳細的整理公司的資產。
至此,雷蘊榮也就靜等韋理的決定了,如果他同意更好,不同意的話他就準備叫韋理的繼任者李查德來操作此事。
不過雷蘊榮顯然多慮了,韋理沒等三天,兩天就做了決定,告訴了雷蘊榮他答應了雷蘊榮的請求。
不管是韋理處出於什麼原因,這都對雷蘊榮是一件好事。
韋理在答下來這件事情之後,彷彿又重新煥發了激情,雷厲風行地投入到準備工作。
不光是和記黃埔和兩家建築公司在做準備,雷蘊榮同樣也需要做一些準備。
他現在已經持有和記黃埔百分之四十七點四的股份,而金門建築和九
龍建業同樣是雷蘊榮的全資企業。
將金門建築和九龍建業整合進和記黃埔的話,雷蘊榮肯定是不會拿現金的,但是摺合成股份的話,雷蘊榮的持股比例就會超過百分之五十了。
所以在這方面雷蘊榮也需要好好操作一番。
時間猶如白駒過隙,一個星期轉瞬而逝。
此時的香江股市在陳松青收購金門大廈的事件影響下,越發的火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