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良翻閱著兔子語的學習資料,迅速吸收著其中的養分。
自高中以後,他就沒有這麼專注地學習過了,但好在學的是一種與漢語有一定相似程度的語言而非數學物理,所以他的學習能力未曾衰減。
而學著學著,虞良也就意識到,這兔子語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這“簡單”並非是指學習兔子語的難度,還是兔子語的作用。
它可以改變兔子游戲這個夢境,這是兔子語實際運用的第一步,也是虞良在這七十個小時內要掌握的事情。
但兔子語的能力遠不止這麼簡單。
兔形神就是利用兔子語來建造出天堂和兔子游戲這兩個夢境的,同理,虞良也可以做到這一點。
這就是兔子語運用到實際的第二步,創造夢境。
創造夢境必須要以自身的夢境為根基,這就需要虞良學會“清醒夢”。
顧名思義,即在做夢的時候保持意識清醒。
此時的做夢並非指在兔形神的夢境裡保持清醒,畢竟兔子游戲裡的所有玩家都處於一個意識清醒的狀態。
只有在自己的夢中“醒過來”,他才有可能成為夢境中的主宰者。
虞良想到了在地下商城裡給自己留下信件的人,那個人來自於若干年前,寫下了這句話。
“一切的前提都是醒過來!”
的確,必須要醒過來。
而此刻,寫下這份筆記的兔子人類也沒有學到這一步,他做不到創造夢境。
即便是那些高階層的兔子人也很難達到創造夢境的境界,它們生活在夢境之中,對夢境有著天然的熟悉,饒是如此,想要創造夢境仍舊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更何況是由人類變成的兔子人呢?
不過筆記的書寫者還是給出了一個可能的方向。
之前在辦公室的書架上,兔子人類就收集了一些心理學的研究著作,從心理學家對夢的解讀中,他也逐步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清醒夢是潛意識的強念力再現,也就是說大腦在對某件事物抱有執念的時候,將會把無意識的混沌混亂的夢境切換為半意識狀態。
在夢境中保留有全部的意識是不可能的,只能以半意識的狀態進行思考,而思考的根基就是“某件事物。”
這便是清醒夢的意義
因此要將兔子語變成一種個人的執念,只有這種狀態下進入夢境之後,人才會以兔子語作為思考的根基,才可以利用兔子語對夢境進行加固。
當夢境的主人可以反覆夢見這相同的場景之後,創造夢境的初步工作才算是正式完成。
根據筆者的記載,早在上千年前,藏傳佛教的教徒就在練習一種可以在夢境中保持清醒的瑜加。
虞良甚至覺得自己在離開了這個怪談副本後可以去那裡找找靈感。
對於他來說,兔子語帶來的能力是另一種手段,可以幫助他在怪談世界裡活得更加得心應手。
在創造夢境之後,筆者認為兔子語的進階用法還有第三層次,也就是最高的層次。
這被他稱之為“白日夢”,即在清醒狀態下做夢,與清醒夢的意義似乎是相反的。
聽起來有些逗,畢竟學生時代的虞良天天在數學課上做白日夢,但兩者還是有差別的。
到了這個境地,現實即為半個夢境,所見所聞既是真實也是夢境,可以直接用兔子語對現實世界進行一定程度的改變。
白日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