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光之血與機械飛昇(下)
關於機械飛昇,主流的想法,是意識資料化。
神經元中的電傳導只有‘導通’與‘不導通’,本質上就是0與1,因此,理論上將人類意識資料化,將人腦換成電腦,是可行的——大腦改造,是機械飛昇的標誌。
但這是至今都無法解決的問題,電腦的運算能力是大腦的百千倍,可雙方的複雜程度卻根本不在一個量級。
無法將意識徹底資料化,機械飛昇,就不可行。
老尼爾道:“海德拉生命另闢蹊徑:為什麼一定要先將意識資料化?而不是直接把人腦機械化?”
“人腦機械化?這要怎麼做?用奈米機器人一個神經元一個神經元的替換麼?”童念問。
“人腦裡有上千億個神經元,這得替換到什麼時候,而且我們也沒有奈米到這個級別的技術——你忘了海德拉生命是幹什麼的?”
“這……”
“海德拉生命,想在基因層面上,將人‘機械化’,變得密度更大、傳導性更高、延展性更強,可以直接把神經和電路對接。”
童念愣了愣:“你是說,那種,把人從碳基生命,轉化為矽基,又或者是別的什麼基生命的設想?”
“對。”
“你們管這玩意兒叫‘生物義體聯結計劃’?”
零號在一旁聽著,默不作聲。
對人進行基因層面的徹底改造,這已經不是什麼義體與機械飛昇的問題了,這幾乎是要憑空創造出一種‘生命形態’,這是創造生命,是神之領域。
“這只是最美好的設想,大公司總得畫一些大餅來拉人拉經費吧,不吹得高大上怎麼行?”老尼爾道,“這一專案很多年前就成立了,但實際上經費都用在了義體科學的應用和改良上,那些成果你都知道:人造肌腱、仿生面板、骨內陶瓷支架……”
他說的這些成果,全是用在義體深度改造上的技術,義體醫生在工作中要使用到大量這些‘海德拉生物產品’,童念非常熟悉。
從最終的產品看,叫它生物義體聯結計劃倒是很貼切。
“海德拉生命是以專案部門為單位,員工的薪資與部門績效掛鉤,所以你進入的部門擁有越火爆的產品,收入也就越高,逐利之下,真正的人才會更傾向於去那些有成熟產品的部門,部門也樂於接收——誰會不想要能力出眾的員工呢?”
“那些真正需要攻克難關,長線投資的專案,反而只能招聘到一些高利潤部門淘汰下來的殘渣——比如說我。”
老尼爾頓了頓,又點燃一支菸:“我,就在研發光血的部門,就是梅山上那個實驗室。”
“你應該很清楚,血液,是義體改造中最沒有價值的東西。”
“因為機械義體中,一滴血液都不會有,我們只需要部分神經與機械義體相連,血管從來都是直接截斷重新構築內迴圈——再進一步,也是直接對整個人體進行強化,是基因飛昇的範疇。”
“所以梅山實驗室到底是做什麼的?”童念問。
“躺平、摸魚、混吃等死……”老尼爾說,“無論資金、裝置、還是人員,都根本不足以讓梅山實驗室進行基因轉化的研究,而光血,是實驗室搞出來交差的笑話。”
“我們的確進行了基因調整,讓這種血液具有超導性、可燃性,理想狀態下它可以成為人體新的動力源,又或者是新的動力傳輸介質,再或者是新的資訊傳輸系統——你聽明白了嗎?童念,就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這東西到底有什麼用,它是一個完全沒有目的,沒有意義的,為了交任務的應付產品,我們就想盡可能,讓它看起來高大上一些,讓它能夠被做成ppt繼續忽悠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