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王景龍是十分篤定的,因此他幹事情就大膽的多,最大的對手當然是田宏遠,一旦把田宏遠給拿下,那麼梁王也就很好處理。
要撕破臉也可以,不撕破臉還能一起狼狽為奸,那也不錯,可是順勢在皇帝那裡博得個好感,至少不會完全把路給走絕了。
因為他們不管怎麼謀劃
,怎麼的鞏固自己的勢力發展自己的力量,但是一旦皇帝從北方戰場上騰出手來,第一個收拾的肯定是他們,那時候就真的大禍臨頭。
而一旦跟梁王扯上關係,那麼他不管怎麼說,也會在皇帝那裡說些好話,緩和矛盾,這樣的話就是既佔了便宜,也不至於把自家逼上絕路,可謂是一舉多得。
因為還能夠把田宏遠趕走,拔掉這個眼中釘,肉中刺,這才是重中之重。
想到這裡,王景紅是驕傲的,他為他的哥哥已經給出了最佳的方案,只要按照他們的預期進行,一步步去實施,那麼假以時日,王家就是真正的梁州之主,真正的掌控一方的豪強。
到時候可以招募私兵,真正做了一方諸侯,雖然現在不是分封制,但還是有很多重要的人能夠掌握私兵,緊急時刻可以隨時行動,配合朝廷大軍做一些國防部署,緩解邊地危亂,這一點是可以的,至少三品以上重要官員,都是可以配備親兵的。
但是不多,一個人頂多五十私兵,這樣顯然是不夠的,但是一旦他掌控了梁州,才不會嚴格按照朝廷的要求,而是會以各種巧立名目來擴充自己手裡的力量,一旦掌握了軍權,那麼就算是皇帝,也不能輕易動他們家了,何況還有邊軍。
梁州駐軍一旦向他們效忠的話,那就是真的名正言順的掌控了軍隊,而且還能夠以之作為籌碼,向朝廷談條件要東西
,這簡直就是人生最大的贏家,王景龍在王景紅的一番描述之下,已徹底迷失了自己,覺得此事可行,一旦成功,真的是受益無窮。
失敗的話,還可以找個藉口,就說田宏遠見不得官場同僚,藉機打壓,各種刁難,所以才會引起他們的公憤,起來反抗,而且這並非是造反,而是自保。
是反對無緣無故的壓迫,這樣一來,就算是皇帝也不好輕易判他們的罪行,而是當做是內部糾紛進行調處,那結果就是完全能接受,損失不大,頂多是能夠在皇帝那裡留下個不好的印象,但這有什麼關係呢?
以後路還長著,只要自己好好表現,做出一番功績來,那麼至少也能夠洗去這一份成見,而重新成為朝廷需要的人,這一點王景龍是知道的,他也是個聰明的人,不僅胸有大志,而且腹有良策。
這也是他能夠作為梁州刺史,整個梁州二把手的手段,也是能夠多次在跟雨田宏遠的博弈之中還能夠安然無恙,並且很多大權還掌握在自己手裡的前提條件。
由此可見,王家真的是人才輩出。不得不說,是夠得上豪強的門檻了。
可是所有的打算都在戴冠這裡戛然而止,以王景紅這樣的身份地位以及他自己的出眾本事。竟然栽在一個稍微有些名頭的後輩晚生手裡,這怎麼說都是十分尷尬的事情,而且說不過去,最重要的是丟臉是小,丟去了先機才是大
事。
這畢竟關係到他們家的未來,不能掌控經濟命脈,那麼是永遠也無法做大做強的,只要經濟受到了限制,不能夠給到足夠的錢財,那麼也就籠絡不了人心,招募不了勢力,更加幹不了大事。
所以他才會不顧身份親自前來為難戴冠,正如他說的,並沒有想把他們給殺掉,只是想讓他們乖乖的把鹽行給交出來,而且把精鹽製作的工廠以及秘方全部給他,這算是一種強搶行為。
當然如果戴冠他們不答應的話,他就會痛下殺手,以絕後患,反正都搶了東西,就不怕他們不記恨,怕的就是他們不來複仇,而是選擇暗中破壞,那麼後患無窮。
所以王景紅一直是嘴上說說,一旦他拿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會立刻毫不猶豫的殺了戴冠他們,不然他也不會大費周折的搞出這些名堂來。
由此可見這些人真的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把人不當人。
可是戴冠根本不是人,他就是來制裁王家的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