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一龍認為官軍集結大批人馬前來,還是去河南匯聚李自成等人,他那有五十萬人馬,足可以席捲天下。
張獻忠自是開口勸阻,李自成哪有五十萬人馬?
就河南那連年乾旱的地界,不可能有那麼多糧食養活如此多計程車卒,武器甲胃都無法滿足。
李自成頂天能有三萬披甲士卒,就算是他這段時間沒少攻城略地,花費銀兩打造盔甲軍械。
儘管如何,賀一龍三人也不願意同張獻忠繼續廝混在一起。
這小子容易把靖遼侯給引過來。
按照他們的理解,張獻忠這個率先挖大明祖墳的人,實在是容易遭到大明的報復。
每次被重兵圍剿的就是他。
本來假曹操羅汝才跟他混著,被官軍連帶著針對,盡損失慘重了。
可自從跟著李自成後,實力擴張也不小。
現在張獻忠就是個倒黴催的。
老回回馬守應的想法就是大不了先回大別山,無需北上摻和李自成的事。
到時候吳國俊去河南,咱們還是被針對。
但賀一龍等人覺得不想再回山上了,實在是太苦了。
咱們也去河南殺王爺,睡他們的妻妾,逍遙快活去。
老回回雖說是“首領”大多數時候都是聽他的,但這種事上,大家還是“有商有量”,不是他一人就能做主的。
賀一龍等人這幾年在山上憋壞了,更是覺得連李自成靠著十幾人都能捲起五十萬人馬,他們也該擴充勢力了。
這樣,將來才能獲得更多的好處,保證自己的榮華富貴。
在他看來,老回回年歲大了,什麼野心都沒有,不能耽誤兄弟們“上進”啊!
於是,革、左五營為了同李自成、羅汝才聯營,躲避吳國俊,向河南移動。
張獻忠不願步革、左的後塵,打算另創局面。
然而,五營開拔之後,他獨臂難支,對付不了聚集在東南的官軍。
經過周密考慮之後,他決定率部西入湖廣北部,事先派軍師潘獨鰲潛入武昌為內應。
新上任的總督馬士英靠著“靖遼侯”這個大殺器的名頭,直接瓦解了張獻忠同革左五營的聯盟。
而調撥吳國俊圍剿這事,馬士英一沒有向皇帝申請,二沒有向督師楊嗣昌協助,三更是沒有告知吳國俊本人。
總之,就是嘴上嗨了一下。
現在馬士英聽聞反賊大部都往河南去,唯有張獻忠還暗藏在英山縣、太湖縣之間,對於陪都南京極有威脅。
“虎山,明輔啊。”馬士英看著眼前的黃得功、劉良左道:
“上一次你們戰敗,是我找人幫你疏通了關係,才使得你們免於責罰,如今那反賊張獻忠還敢盤踞在南京周遭,你們說該怎麼辦?”
“總督,我這就去摘了張獻忠的腦袋回來獻給總督,報答總督的大恩大德。”
黃得功急忙表明自己的立場。
劉良左更是抱拳道:“俺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