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後,形勢越發的緊張起來,崇禎命令成國公朱純臣巡視邊關。
清軍沒有按照宮牆內皇帝和其謀臣的思路走,阿濟格根本就沒去山西。
清軍鐵騎在京畿匯聚。
惶惶不安的崇禎以張元左為兵部右侍郎,鎮守昌平,司禮監太監魏國徵守天壽山。
魏國徵當天就啟程,結果右侍郎磨磨蹭蹭畏懼不去。
崇禎對內閣諸多臣子頗為陰陽怪氣的言語,內臣即日就走,而侍郎三日未出,你們又什麼資格來指責朕重用內臣?
首輔溫體仁無言以對,皇帝信任內臣,要不然他一個堂堂首輔也不會跟閹人低頭。
不得不說,侍郎這件事確實是沒有太監好,皇帝讓幹啥就幹啥。
隨著形勢越來越緊張,崇禎下令各鎮星夜馳援。
阿濟格在進攻昌平前,將被俘虜的二千餘大明官軍釋放,讓他們詐降逃歸。
右侍郎張元左不知是清軍的計策,自是開啟城門接收自己人,增強昌平的防禦力量。
第二天,清軍就取道入居庸關,攻打到皇陵所在地天壽山,焚燬天啟帝德陵皇陵。
然後從天壽山後突然出現在昌平城下,火炮併發,毀昌平城樓,明軍被大火所燒,內應們開啟城門,昌平遂破。
守城的總兵巢丕昌、張元左投降,戶部主事王桂、趙悅、判官王禹左、胡惟弘、提督內監王喜忠等皆被清軍所殺。
阿濟格攻克昌平城,直逼京師。
翌日,阿濟格率領清軍逼近西山,攻打鞏華城。
明軍守將姜暄用火炮轟擊,清軍被迫退卻。
阿濟格思來想去,待到諸多將領群策群力的時候,終於想起來了一個好招——反間計。
上一次皇太極就成功了,這一次沒準崇禎還得上當。
阿濟格故意給被清軍俘虜又逃走的大明副總兵黑雲龍寫一封信,約定他與清軍配合。
並且有意讓明軍知道,企圖利用崇禎的手除掉他。
上一次袁崇煥不也是這麼做的?
但出奇的是崇禎對於黑雲龍相反逃回大明的舉動,是有些信任在心裡的。
這個拙劣的反間計,根本就沒有騙到崇禎,反倒讓他更加重要黑雲龍。
黑雲龍也不負眾望,在西山設伏,然後重創了清軍。
不得不說,自從皇太極與錘匪交手後,損失不少士卒,許多空缺都是被遞補上來,士卒的質量自然不高。
當然了精銳的清軍八旗,皇太極也不會放心大膽的交給阿濟格帶。
十萬人馬,縱然是清軍能有幾個十萬人的規模?
阿濟格遭受了不小的損失,並沒有氣餒,甚至此番是來作甚的。
他便南走良鄉,兩天後就移屯沙河、清河。
昌平的降兵進了西直門。
崇禎驚恐萬分,此時也顧不得他哥的陵墓被清軍焚燬的事,還是先顧一顧活人,死人往後挪。
他制定了固守城池,伺機出動的作戰方針,命令文武大臣齊上陣,分守各個城門。
張鳳翼命令兵部傳檄,徵調山東總兵劉澤清五千人,山西總兵虎大威、勐如虎四千人,宣大總兵王樸五千人,保定總兵董用文千人。
山海總兵祖大壽一萬五千人,北歸的祖大樂、李重鎮、馬如龍等一萬七千人支援京師。
就這,崇禎絕得還是不安全。
畢竟狗韃子一次就帶了那麼多人。
可最覺得自己身家性命不保的是兵部尚書張鳳翼,他面對清軍的攻勢,已經完全麻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