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士升不死心的給崇禎指了指南京督察院右都督御史唐世濟的奏疏,流寇分為亂民、驛卒、饑民、流氓等四類,希望陛下能夠分門別類的處理。
即剿與撫的對策,崇禎表示贊同,並且讓內閣起草一份檔案,專門送往陳奇瑜處要他酌情處理。
絲毫不提錢的事,錢士升無奈!
四川副總兵鄧玘一箭射傷紫金梁王自用,導致他傷重身死,在那個寒冷的冬天官軍並不知道事情的真相。
這件事隨著官軍取得幾場勝利,獲賊魁張有義,即一盞燈,才得以傳播開來。
崇禎便下令升任鄧玘為總兵。
鄧玘非常興奮,連戰連捷,派部將楊遇春追殺,結果中伏而死,起義軍又用楊餘春的旗幟誘殺其他官軍。
川軍連敗!
川兵一直想要回家探親,幾年都沒有回家成功,再加上撫卹軍餉不到位。
不可避免的川兵譁變了。
總兵鄧玘被麾下士卒大火焚燒而死。
監軍孫茂霖逃竄。
秦良玉駐紮在四川各處,嚴防死守,以免高迎祥闖進四川來。
東南沿海的第一次大規模海戰要起,中原各地戰事也越發頻繁。
五省總督陳奇瑜依舊沒有到任。
西北這一片有了女真韃子的闖入,更是糜爛。
崇禎面對如此棘手的困局,依舊沒有什麼妥善的處理法子,或者說對外根本就沒什麼控制的手段才更為貼切。
薊鎮。
吳國俊不可避免的接到了快馬送來的旨意,皇帝叫他出徵宣大。
吳襄戰敗,尤世祿也不曾取得較大的戰績。
如今後金大軍已經離開宣府,前往大同,叫他支援大同。
看到這個旨意,吳國俊有些站不穩。
他特別想讓陛下從山海關出兵,去襲擾沉陽,拖一拖皇太極的後腿,儘快撤回去。
但是祖大壽不同意,若是想要襲擾沉陽,請靖遼伯親自帶兵前去。
自從大淩河戰事,遼東明軍損失慘重後,幾乎沒有什麼太多的兵力可以出擊。
唯一希望的是後金軍不要逼迫太深,否則真就得退守山海關,關外的諸城全都得放棄。
吳國俊自然知曉自己幾斤幾兩,他要是去遼東,不被後金韃子打死,也得被本地遼將給賣嘍。
“王鵬呢?”吳國俊大吼一聲,叫他過來商議戰事。
“你上次前往山西,可是發現山西長城殘破了?”
“倒是大同府段較為殘破,山西沒看見破敗,反倒城牆上的墩臺皆是有人駐守。”
王鵬也沒瞞著,他上一次跟著賀今朝前往太原熘達了一圈,不說在軍事建築上有修葺的地方。
甚至百姓們也多是活的不錯,至少乾旱雖然有,但多有水車,以及花錢打井之類的,減緩乾旱。
“伯爺問這個做什麼?”
王鵬心想該不會陛下要他出徵山西吧?
等吳國俊把旨意拍在他胸前之後仔細看了看,頓時鬆口氣。
原來只是支援大同,而不是征剿山西。
“我們若是前往大同,野戰當中說不準得敗了,若是據城而守,我不懼後金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