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又以葉臣領兵二千五駐守旅順,因為大明有足夠的力量奪回旅順。
此番攻佔了軍事要地旅順口,解決了後金的南顧之憂,又可以扼水路咽喉之處。
既可以西進無後患,又可以威脅登來、山海關,從而在軍事上取得了更大的主動權。
有孔有德的投靠解決了旅順,現在擺在皇太極的面前的有兩條路。
一是再接再厲拿下皮島,進而攻佔朝鮮。
因為攻佔旅順,便切斷了皮島和登來之間的聯絡。
二是兵發矇古,打破賀今朝在草原上佈置的掣肘,然後看看能不能破一破山西的邊牆。
怎麼也得在實際行動上,為他的好哥哥莽古爾泰報仇雪恨。
在這兩條抉擇之下,皇太極招心腹重臣以及幾個貝勒前來議事,想要聽聽他們的建議。
“大明、察哈爾、朝鮮這三個地方先打誰?”
眾人聽完皇太極的詢問,寧完我當即站出來:“大汗,我的建議是趁機拿下皮島,攻克朝鮮。”
“嗯?”皇太極並沒有反駁,只是頷首:“你且說說。”
“大汗,如今皮島已經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地步,唯一可以依靠的便是朝鮮,但是朝鮮在大明和大金兩強之間,蛇鼠兩端,委婉周旋。
它想要繼續維持同大明友好的傳統,給與皮島上的明軍士卒種種支援,但又對於我大金的實力感到畏懼,自從皮島有大明駐軍以來,我大金與朝鮮時有爭吵。”
皇太極當然瞭解,大金一直想要滅了朝鮮,阿敏當初支援自己當上大汗,可是為了他能當朝鮮王呢!
“但是奴才觀察,朝鮮對於皮島上的明軍是懷有厭惡情緒、
還要在背地裡為其提供糧食、船隻以及其他物資,深受拖累,在明面上要冒著得罪我大金的風險,只是朝鮮不願意的。
這皮島我們只要一口吞下去,自是能行。”
皇太極點點頭,但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答桉,隨即又詢問:“多爾袞,你覺得呢?”
十六歲的多爾袞跟隨兄皇太極第一次進攻察哈爾,立下大功,被賜予“墨爾根戴青”(意為聰明的統帥)的美號。
“大汗,弟認為應該先打大明!”
多爾袞的話讓皇太極微微挑眉,示意他接著說。
“整頓兵馬,趁著穀子熟了的時候進攻大明,圍困燕京截其援軍,毀壞他的屯堡,消耗他的國力。”
多爾袞挺胸抬頭道:“弟聽聞大明連秦晉之地的賊寇都無法消滅,甚至還被錘匪全佔山西一省,高闖王肆虐中原。
如此一來,必將動搖大明的根基,我們便可從中取利,從而奪取大明。”
多爾袞的話,十分有道理,深得皇太極的贊同。
這其實就是千里奔襲薊鎮,進入京城的翻版,因為照這麼幾次規模下去。
縱然是大明,也得被一次次放血給放乾淨,至少整個北方的兵將,就在沒有還手之力了。
“多爾袞這個計策確實不錯,深得我心。”
皇太極隨即看向自己的心腹重臣范文程:“你覺得呢?”
范文程當即跪在地上:“大汗,奴才覺得應該先打察哈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