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百害,唯富一套。
黃河流經蒙古,北面是陰山,南面是沙漠,可供開墾的土地很少。
但是豐州(呼和浩特)的黃河支流大黑河與黃河共同沖積出富饒的土默特平原。
缺點是河槽寬且淺,洩洪能力弱。
蒙古人根本就不擅長種地,即使擁有良好的環境,也時長食物供給不足。
春種秋斂,廣種薄收。
他們的畜牧經濟很是脆弱,就如同長城內的種田經濟一樣脆弱。
賀今朝聽著白蓮教孫子趙頓的描述,板升(豐州)種地漢人來源有逃亡計程車卒、起義失敗的白蓮教教眾、邊境貧民。
主要勞動力是被蒙古人叩邊擄掠來的人口。
俺答汗執政的時候,實行輕搖賦稅的政策,一下子就開良田千頃,村連數百。
但是糜子、高粱等耐旱抗寒的作物,產量始終跟不上。
白蓮教的首領們反倒成為了塞外的大地主,加上俺答汗屢次興兵,對種田之人的剝削越來越重。
漢民生活越來越困苦,故而人人都思家,朝廷又招人回來。
伴隨著隆慶開關互市,陸陸續續的在外種地的百姓大概在十萬之眾。
很顯然,無論是林丹汗以及蘇泰,並沒有把這些漢人納入他們自己人當中。
「軍師,察哈爾勢弱,不利於我們。」賀今朝指了指大同道:
「我們可以與他互換些陳糧,但是還是建議林丹汗去敲大明的竹棍。
打打宣府、或者大同,今年的錢糧大明得給到位啊!」
「大帥,歸化城當中的富戶相當多,他們不愁吃喝,也不愁金銀。糧食也多的是。」
趙頓微微抱拳道:「林丹汗要求互市糧食,是否在為戰事做準備?」
「如今我實力弱小,哪有那麼多糧食可以用來互市的?」
賀今朝搖搖頭,沿著河套等地畫了個圈道:
「既然草原上也有那麼多漢人個戶,他們又不愁吃喝,莫不如划過來給我方種田。
歸化城哪個地主富戶不答應,本天可汗就去他家裡坐坐。」
「明白。」
丘之陶立即整理有關對蒙古地界生活的漢人政策。
「大帥,歸化城的地主富戶當中有不少白蓮教的人。」
聽到趙頓的提醒,賀今朝只是說道:
「十萬多人哎,多大一股力量,都不知道好好利用起來。
就算是白蓮教的教眾,也得知道在草原上,誰才是大小王,否則別怪我不賣九爺這個面子。」
「是。」
趙頓急忙應聲,他得給自己爺爺寫封信,免得引得錘匪北上。
否則人與錢財土地皆會失去。
賀今朝在河曲縣處理政務,最前沿的郭太正在領著自己的部下以及大批輔兵,整理腐屍。
全都給燒了加深埋,偶爾還能撿到不少的兵器,重新回爐還能用。
官軍在石樓等地一下子就沒有什麼守衛力量了,吳堡縣的圍困直接解除。
沒有被賊寇整死,在南方才囂張了幾個月的郡王府的郡王們,都開始了集體出逃。
錘匪來了,他們縱然不死,也得被送去黑煤窯裡挖煤,誰都遭不住這種待遇。
這裡距離太原夠遠,沒了晉王的壓制,他們反倒成了周遭士紳中的大王,去欺壓其餘百姓。
沒了其餘賊寇,又沒了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