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物時功神!”
“哦?命物時功神?手兄可否詳細說與我聽聽?”
陶還十對於這魔手的話以及祂的造化之術很是好奇,一個閃掠現身於那高天上的魔手身前,認真抱拳躬身行了一禮,虛心求教說道。
“這……”
那魔手見狀陷入了為難之中,不過祂在沉思了片刻之後,還是繼續說道:
“君上似乎暫時沒有收復此間天地的打算了,也罷,就告訴你又何妨!”
“天之道,即自然之道。五賊,即五德,”
“五賊者,命物時功神也。”
“死生,命也。”
“物即物體、物質。時即時間、時下。功即功能、成果。神,《說文》“引出萬物者也”。自然萬物都脫離不了此五者。有人認為五賊是五行,這屬於全息對應關係下的誤解,其實是五行不能脫離五賊。”
“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此句一些人理解為宇宙可以被掌控在人手中,其實不然。此句運用了一種特殊的修辭手法——互文。此句的涵義是:宇宙執行千變萬化,身手行動變化萬千,人與宇宙存在著全息關係。”
“人本是大自然的產物,遵循自然之道,即是天性。天性無善惡,善惡分,就出現了人性和獸性的區別。人心莫測,意念意識主導了人的身體言行。老子《德道經》:“天之道,損有餘而益不足。”樹立天道均衡的思想觀念,來穩定天下社稷。”
“觀察自然之道,按照自然之道去行動,就足夠了。自然界有“命物時功神”五賊,即五德,發現它們的人會興旺興盛。五德彙集在內心,施展行動於外界。宇宙執行千變萬化,身手行動變化多端。自然界創造了人,人心是中樞。確立自然之道,來確定人的本性和行為規則,來穩定天下社稷。”
陶還十認認真真的聽完了這魔手的話,恍然大悟,便再次躬身行禮說道:
“天人感應!天人同構啊!原來如此!多謝手兄解惑了!”
“手背為陽,手心為陰,陰陽一體,兩面也在手上。五行在手上,陰陽兩面也在手上。握起來是拳頭,伸出去是巴掌。也可以變成一個指頭,一個指頭就是劍,劍就可以殺人。大權在握,可以舒展自由。所以說人的這個手為什麼長成這樣?百姓日用而不知。我們的整個手就是一部宇宙的哲學,一體兩面,陰陽五行,能夠握住拳頭,能夠舒展成巴掌,全部都在這裡。所以搭弓射箭的手一定要穩,不能手抖、手滑呀……哈哈哈哈……”
“果真是‘宇宙在乎手’!”
“開合、陰陽之術全在一掌之中。”
陶還十似乎對自己的弓箭之道有了很多感悟。
魔手也是好為人師一般,繼續對這下界的生靈陶家家主陶還十說道:
“一言以蔽之,我們的身體就是一個小天地。修道的人,煉丹的人,他應該非常清楚自己的生命是一個小天地,是一個煉丹的丹爐。
天性,人也。人心,機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四季的春夏秋冬,這就是天機。春天萬物發芽,夏天生長,秋天收割,冬天冷藏。
天有天機,而在人身上就叫心機。一個人想修行成仙得道,一個人想娶妻生子,一個人想升官發財,都是源自於他的心機。心機一動,付諸於行動!這就是人的心機。不過心機有清有濁,有大有小,有正有邪,有長有短。心是生命的主宰。此心乃心靈耳,不是肉之心。
天機、心機、時機,對我們每個生靈來說都是缺一不可的。而這三者亦是三生萬物而不息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