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緣沉吟片刻後,收起了官印。
“是讓劉老弟費心才對,本官身為縣令,卻不能為百姓做主,實在慚愧!”
張縣令面露羞愧之色。
“事不宜遲,趁天色還早,我這就動身,先去探查一番。”
劉緣說著,起身欲走。
“還是由我帶著劉大哥去吧。”
張學安見狀,連忙小跑兩步,走在前邊帶路。
出了城門,騎馬行走一個多時辰後,波光粼粼的水面出現眼前。
走到近處眺望,水面寬闊,碧波盪漾,幾條小船悠悠飄蕩在河水中,有漁民收網,網中銀光閃耀,想來收穫頗豐。
沿著溼潤的河岸行走,沒多久,一處莊嚴的神廟出現眼前。
八叉河神廟。
幾位老者從廟中走出,掃了眼劉緣兩人,不加理會,向遠方走去。
兩人進入廟中,廟內很乾淨,想來常有村民打掃。
中央一個高大威武,手持魚叉,人身蛇尾的神像矗立,身側一對銅製金童玉女像,躬身面對神像。
供桌前,幾盤新鮮水果規矩的擺放,整隻的雞鴨,還有一顆豬頭,冒著些許熱氣。
“看來,村民對這河神還是很尊重的。”
劉緣凝視神像,說道。
“一幫愚民!對於妖怪如此敬畏,還打算送童男童女祭獻!真是,真是!……”
張學安面露氣憤之色,口中竟然想不出詞語形容。
劉緣心中也很是憤怒,為了魚獲豐收,為了年年想要風調雨順,居然想用人祭之法。
而且這河神,居然猖狂到託夢於德高望重之人,要增加一對童男童女,否則便要動怒,至於怒了會如何,想想便知。
這件事,還要從當年,兩縣共立河神說起。
多年前的一日,兩縣商定立河神,在兩個縣城沿岸,各自重建河神廟。
廟成之日,晴空萬里,當時的兩名縣令,帶領眾人乘船來到一處河中小島,準備挑選河神。
一番程式後,縣令手託官印,兩岸無數百姓跪拜,直到兩個黑影出現水中。
僅是黑影,未露出真身,兩縣令遲疑片刻,最後由七流縣縣令,手中官印率先射出光芒,鴿康縣緊隨其後。
待黑影消失,第二天設立神像,從此八叉河流域恢復往常。
不過,幾年前,鴿康縣縣令,也就是如今的張春富,聽聞臨縣用童男童女祭祀,問無果後,也就當成了一個謠言,不再理會。
直到幾天前,有人上報說,河神託夢,欲讓鴿康縣供上童男童女,張縣令大為震怒。
讓人打聽後才知道,原來七流縣在幾年前,真的用了童男童女祭祀!
於是,有了劉緣的此番行程。
“距離祭祀的日子還有幾天,我們今日先去七流縣看看吧。”
劉緣環視廟中景物,沒有發現特殊之處,打算去臨縣看看。
身為縣令獨子的張學安,在鴿康縣也算一號人物,很快就尋到一艘漁船。
普通的漁船,船不大,略顯陳舊,一位年過六旬的老人掌船,倒也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