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十多年,晉王再次被晉陽王氏與琅琊王氏惹怒,暴怒出手!》
這篇長約兩千字的文章,將李玄與晉陽王氏與琅琊王氏這兩個頂級世家的恩怨,寫的清清楚楚。
剛開始,一眾官吏與富商們,還都是當做一篇趣事看待。
結果,等看到結尾,竟然看到晉王公然向大唐內外所有官員、權貴、富商、百姓,懸賞晉陽王氏與琅琊王氏餘孽!
頓時,數千萬大唐百姓們都滿臉大喜。
不論是那一百貫,還是那一副眼鏡、一支鋼筆、又或是千里眼、茶葉、沙發……
只要是晉王親自賞賜下來的物件,在整個大唐都是好物件,絕對可以讓他們一日爆富!
不過,大唐一眾姓王的百姓與富商權貴們,還沒高興幾日,便開始陷入無盡的苦悶之中。
他們每次出行,身後都會跟著幾個‘不懷好意’之人!期望從他們身上,找到一些作為晉陽王氏與琅琊王氏的證據。
甚至,好多王姓官吏與富商權貴府上,也都開始莫名的失竊,或是家中摸進樑上君子,對他們家中大‘搜查’!
一時之間,好多王姓富貴人家中的一些見不得人之事,都被暴露了出來。
晉王好像是所有王姓人家的剋星!
莫名的,這句話好像成為所有大唐人心中的共識。
迫不得已,很多百姓,則是在悄悄改名!
不過,在這種賞賜之下,也倒還真是發現了十數個晉陽王氏與琅琊王氏的餘孽。
甚至,在吐蕃與、吐谷渾、高句麗、百濟這些藩國內,也被揪出數十個晉陽王氏與琅琊王氏的餘孽。
雖然在此事上,李玄也出了將近上萬貫錢財,府上鄭孚、馬溪等一眾親衛,也奔波勞累了好幾個月。
但李玄很是欣慰,哪怕還有隱藏極深的晉陽王氏與琅琊王氏餘孽,也只會是零零散散幾個,成不了什麼氣候,他李家莊算是真正安全了。
當然,經此一事,時隔十年,整個大唐的富商與權貴們,再一次見識到晉王的霸道!
絕不可招惹晉王,要不然就做好絕嗣的準備!
同時。
程知節與薛仁貴,張亮、李道宗等人,也都將吐蕃、吐谷渾、高句麗、百濟這些藩國的叛亂鎮壓了下去。
那些反叛的世家,直接抄家滅族。
反叛世家留下的城池,則是收歸大唐,由大唐派遣官員前去治理。
反正,隨著朝廷一年比一年加大對各州縣縣學、州學的管理與投資,這會大唐絕對不會缺少官員,也不會缺少識字、精通算術的預備官吏。
大唐在短短几個月內,便直接少了十數萬人!
當然,大唐內外數千萬人,也都見識到了大唐的真正實力。
數百門火炮齊射,猶如天雷降世,在當今世界上,沒有任何軍隊可以抵擋!看一眾大唐百姓興奮不已,而吐蕃、高句麗一眾世家藩王們慶幸不已。
幸好,他們沒有起兵!
要不然,絕對愧對祖宗!
到了年節。
整個長安城的百姓們,便都是驚奇的發現,今年來長安向大唐進貢的隊伍,比往年多了數倍。
而每一支隊伍的規模,也比往年龐大了數倍!
瞭解清楚之後,坐在東宮內的李承乾目光閃爍,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