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你告訴我,去祈求神明,可是神明不願意幫我;
“我又聽你的,去成為神……”
他似乎能看見她眼裡,深藏在無限慈悲中的哀寞。
“而今我終於成為了神明,我才發現,面對人間的潦倒,即便是神明——也無能為力。”
她那時候太天真,以為神明太過驕傲,不願意幫她,但其實,是神明也自顧不暇。
人間潦倒,神界也並不太平。
魔界、妖界,以及鬼界……都對神界虎視眈眈。
偏偏這樣要緊的時候,神界的眾神,也並不算團結。
內憂外患,讓她生平第一次覺得,這純白神界,細細一看,竟然比人間還要骯髒。
而除卻這些外在因素,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便是——
身為神明,本來也是不能插手人間的災禍的。
他們無法預見,如果他們真的救了眼前的疾苦,那麼是否會有更多未知的疾苦,在暗中滋生。
曾經有一位神明救了差一點在洪水中溺亡的小女孩,但是與此同時,另外一邊的駭浪,將好不容易脫離危險的一家老小,盡數吞沒。
那是一位比她如今還要天真的神明。
他總以為,是因為自己沒有聽從先輩的告誡,擅自插手了人間的罹難,才導致了那一家老小的溺亡,於是陷入了長久的自我愧疚和自責的迴圈中。
最終,墮落成魔。
聽說,那也是一個跟她一樣,非常有天賦的孩子。
只可惜……
只可惜。
於是神明從此以後,面對人間的災禍,更是不敢妄動。
除非真的能有一個人能夠洞察人間所有的苦難,然後同時將他們從水深火熱之中拯救出來,否則,那無非就是造就人間另一場兵不血刃的劫難。
不過,並不存在那樣的假設了。
畢竟,人間的疾苦,是救不完的。
神明足夠心軟和慈悲,見不得人間疾苦罹難,但是他們也足夠虛偽和麻木,只要見慣了生死,再次面對人間的潦倒時,便也能無動於衷。
可是她現在還不是。
她總是忍不住想要關心人間的模樣,但是又見不得人間的潦倒,所以她總是難以開懷。
“嫣灰”無奈地嘆息了一聲,對她說:“大人,您又陷入死迴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