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劉琮手段但凡軟那麼一點點,這大漢的亂世就沒法穩住。
“接下來就是穩住局勢,慢慢的把被戰亂摧殘的中原地區恢復了。”劉琮摸著下巴,慢悠悠的自言自語道。
“只不過,北方人丁凋零,急需要勞動力耕作,不適合徵用精壯來修道路。而且因為交通不暢,南邊的人口短時間也無法遷到北方……”
“頭疼啊……”
…………
…………
…………
曹魏覆滅,大漢將疆域擴大到了北方。
至於曹魏的遺脈,就只有在晉陽被漢軍控制的曹沖和劉琮的媳婦曹節了。其餘家族成員不是戰死就是被殺,曾經顯赫一時的曹氏也沒落了。
不過對待投降的敵人,劉琮還是採取懷柔發策略。他把曹衝封為鄉後,享受終身的俸祿供奉。其餘曹魏投降過來的將領,劉琮也都很快予以重用。
比如之前被俘虜一直不肯投降的姜維,聽聞曹魏覆滅之後才向大漢投降。劉琮很快將其任命為都尉,官升三級。
在一系列比較溫和的手段之下,人心迅速向劉琮歸附而來。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漢軍就把剛打下來的整個河北穩定住了。
隨後漢朝廷開始對北方進行建設,雖然因為勞力不足進度緩慢,不過劉琮並不著急。甚至為了不讓一些官員為了爭名利而強徵勞力,劉琮還定下了最短時間限制。
不過也因為北方的交通道路並不如南方順暢,所以劉琮拒絕了士族們提議遷都回洛陽的提議。把都城留在武昌也是很不錯的,只要南下益州之後,大漢無論是對陸地征戰還是對海外征戰,都變得非常容易。
值得一提的是,劉琮雖然提出並開始實行海外擴張,不過因為生產力的落後,朝廷實際管理顯得非常麻煩。
比如對關東平原方向,那邊要是爆發戰亂起碼一個月之後朝廷才可以接到訊息。
這樣朝廷辦事效率就太低了,任何事情都難以做好。這也是所謂的帝國極壁,是極難處理的一個問題。
不過也不是沒有解決的方法,劉琮最後做出的決定就是分封。把幾個宗親分封到海外,底層官員任免可自行解決。而當地總督則需要朝廷負責,且權力空前強化。
這樣也就能維持住朝廷與各地的紐帶了。至於以後會出現什麼情況,那已經不是劉琮可以決定的了。
總的來說,現在河北統一,大漢在對外開拓的道路上一帆風順。現在全大漢就只剩下了一個益州西蜀,勝利在望!
為您提供大神蜀中劍士的三國:我可以編輯劇本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第四百章 統一河北 勝利在望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