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明眼人不是沒有,比如劉備麾下的諸葛亮或者曹操麾下的賈詡。諸葛亮
這個正中劉琮的下懷,當所有人都相信你的目的的時候,那你就贏了。
越是不可能,你能做出來能給敵人越大的打擊。
當然劉琮並沒有忘記到底是誰把計劃洩露出去的。經過一番調查之後很快就鎖定了陳應,沒過多久這位自認為天才的將領就神不知鬼不覺的消失了。
…………
夷陵,一隻荊州軍隊緩緩的走進城內。
這一隻軍隊打著兩面旗號,一個是代表主帥的“鄧”, 一個代表著大將的“魏”。
這是軍謀府參將, 整個荊州西線守將鄧艾和他的副將魏延。
兩人總共率領六千兵馬入駐, 連同本地的四千守軍,整個西線戰場共有一萬兵馬。
劉琮給他的命令是,無論如何都不能讓蜀軍越過夷陵,其他的可以隨意發揮。
鄧艾將這個命令牢牢記住之後,便連同前輩魏延一起領兵來到夷陵。
鄧艾進入夷陵之後立即將所有校尉武將統統召集了起來,準備開始制定防備益州蜀軍的方案。
“諸位……位,咳咳……”鄧艾現在依然有些結巴,不過經過一年多的訓練,已經勉強可以慢慢的正常說話了。
“各,位,接,下,來。我,們,就,要,面,對,來,自,益,州,的,蜀,軍。等,到,主公,發,起,對,江,東,的,攻,勢,的,時,候。益,州,蜀,軍,將,會,立,刻,順,流,而,下。而,我,們,便,是,守,衛,江,陵,的,屏,障。”
“咳咳……將軍您還是寫下來吧,我們都認字的。”鄧艾的副將輕咳了兩聲,然後小心翼翼的向鄧艾提醒道。
聽鄧艾說話,他們都有種喘不上氣來的感覺,也不知道鄧艾是怎麼做到說話這麼慢還能維持穩定呼吸的。
鄧艾沒有生氣,輕輕點點頭拿起筆在竹簡上寫下了他的決策。
“接下來我們的時間不多了,我們需要在最後這段時間儘快完善秭歸和夷陵的工事。”
“秭歸到夷陵的地形平坦,無險可守,蜀軍先鋒就有三萬軍隊,我們兵力極其懸殊,不能硬拼。”
“我們要在兩個城之間搭建十幾個堅固的營壘,加固秭歸和夷陵的城防。一旦蜀軍順流而下,我們便可以層層防禦,一點點削弱其攻勢。”
雖說鄧艾和裴柒一樣都是守將,但是鄧艾的思維和裴柒完全不一樣。
他不喜歡死板的死守一處,他認為那樣己方的軍隊損失也會很大。
所以鄧艾的計策是,儘量多的設定防線,每一道防線都是可以靈活放棄的。透過一道道防線層層防禦,慢慢削弱敵軍的攻勢,從而誘敵深入,引誘敵軍把側翼暴露出來,再配合側翼友軍對敵軍實施猛烈打擊。
這是鄧艾從裴柒在義陵三道防線防禦的方法裡總結出來的打法,他稱其為“千層餅防禦”。
在兩千年之後會在另外一個地方會以一個非常響亮的名字聞名世界。
他的名字叫“大縱深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