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的軍制主要為募兵制,在這個亂世之中,畢竟願意當兵討口飯吃的精壯男子並不少。
有些諸侯,比如李傕,郭汜這種,他們懶得去招募士卒。他們更喜歡採用更為直接的辦法,那就是強徵精壯,也就是俗稱的拉壯丁。
無論是募兵制,還是拉壯丁,這些平民男子加入部隊都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討口飯吃讓自己活下去。
這也就導致著這種軍隊的戰力並不會太高,順風的局還能打一打,但是一旦逆風就會全面潰敗。
不過像曹操這種大諸侯,他們便會脫離募兵制這種低趣味的體制。轉而使用更加簡單方便的辦法,就是徵兵制。
曹操在兗州各地,每戶人家都需要出一個精壯用以組建曹軍。這樣的部隊有足夠的凝聚力,訓練起來更快,打仗不易潰敗。
劉琮現在也用著徵兵制,不過他一直覺得這樣打造的軍隊在戰鬥意志方面不夠堅定。他不想讓他的荊南軍變成順風浪逆風投的弱雞,也不想讓他們變成只會逃跑的劉備部曲。
所以劉琮準備改進軍制,將自己的利益和這些士卒的利益綁在一起。
在土地方面,劉琮清除了桂陽郡的大世家,更是打下了整個交州,他現在土地資源方面非常充裕。所以劉琮希望將士兵和土地繫結在一起。
簡單來說,劉琮確保每一個荊南士卒在入伍之後,其家庭可以獲得一塊土地耕種。若是尚未婚配者,官府可以為其幫娶。
而士卒在戰場上獲取軍功,可以增加土地的數量。軍功越高,土地賞賜的越多!
士卒若是戰死於戰場,其家庭可以獲得撫卹和補償,確保其家人可以很好的生活。但是若是做了逃兵,其家人將會被剝奪所有土地!
這一項軍制也是秦朝時期的軍制,他強調了一切服務於軍旅,確定了士兵的地位。
這樣一來,以土地繫結士兵的利益,劉琮相信可以大幅度鼓舞士卒計程車氣和戰意,給軍隊賦予強大的動力。
不過,劉琮提出這一項軍制改革的時候,首先就是遭遇了自己的“後勤部部長”劉巴的反對。
劉巴提出的反對理由也很齊全,他首先提出的就是現在他們雖然在荊南交州佔有的土地很多,但是一旦這一項軍制實行,土地依然是不夠用的。
到時候若是士卒打仗拿到了軍功,官府卻拿不出給他的土地,會讓官府的威信掃地使士兵不信任官府。
還有便是,現在劉琮大量組織人手開墾荒地,這非常耗費人力和物力。尤其是各郡縣儲存的糧草都消耗了不少,根本無力支撐這麼龐大的改革。
再往後談,劉琮這樣還會惹毛兩地計程車族,他們要是從中阻撓,劉琮根本啥也做不成。
簡單說,就是這項制度雖然很不錯,不過劉琮現在沒能力去執行。
經過劉巴反對之後,加上包括馬謖在內的幾個謀士都向劉琮勸說,讓劉琮很是氣餒。
“現在我的雙手就好像被一股超出我控制的力量所束縛,讓我難以發揮。”劉琮很不爽的拍著桌子,只感覺無盡的鬱悶。
為什麼其他穿越前輩就是想幹啥幹啥,自己卻每次想幹點大事都會被各種煩人的事情所阻攔。
“不過你既然短時間無法普及此軍制,倒不如先建一隻軍隊嘗試一下,若是有效等到有能力時再全面普及也不遲。”劉琮突然又思索了一番,提出這個疑問。
軍制的改革是必須進行的,劉琮不想每次開戰,一逆風就全潰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