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搞工業基礎建設,和基礎設施有所不同。
搞基礎設施,是任何地方都必須搞的。
而工業基礎建設,需要有重點的規劃。
大明經濟發達,想要搞工業基礎建設,最好的地區,就是長江三角洲附近。
之前的田稅免除,在這個時候就起了大作用。
在大明有一項獎勵開荒的政策。
也就是無主之地,誰開荒,誰所有。
之前老百姓交不起田稅,交不起人頭稅,所以不敢開荒。
現在,大明朝取消了人頭稅,又取消了田稅,老百姓沒了壓力,全都甩起膀子,全家總動員,大力開荒。
什麼圍湖造田,什麼燒山造田,那都是基本操作。
可以這麼說,絕大部分的老百姓,都是嚮往擁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
當然了,也不是所有的老百姓,都能把地種好。
在鄉下,有太多四肢不勤的廢物,他們根本不會種地。
這些廢物在此之前,都是把自家的田地,租賃給沒有田地的老百姓,收取高昂的租金,然後憑藉著自己讀書人的身份,不需要交稅,而發家致富。
但是,現在田稅免除了,又沒有人頭稅,到處都是老百姓在開荒的身影。
誰家還有功夫,花費高價,租賃地主家的地啊。
一時間,‘用工荒’在江南地區開始蔓延起來。
這些地主老爺們,為了找人租種自家土地,無奈之下,只能聽從朝廷號召,出錢出力,請朝廷幫忙,從北方受災地區,招募長工過來。
蘇明哲也正好夾帶私活,進行人口大遷徙。
泰昌五年。
北方持續降溫,大旱。
大明朝因為有蘇明哲的坐鎮指揮,勉強維持住了國勢,甚至還讓江南地區率先一步,走向了工業化。
而更北方的草原部落,也同樣受到了災害。
這些草原部落可沒有人幫他們渡過難關。
無奈之下,他們只能選擇最原始的辦法,發動戰爭,來轉移部落矛盾。
草原上各個部落互相征伐。
而建州女真憑藉著科爾沁這個蒙奸,竟然趁機入侵,一舉拿下大半個草原。
就在這時,有草原部落向大明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