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有料到,大明債券就這樣的毫無徵兆的一瀉千里。
剛開始的時候,還有人接盤這些便宜一些的大明債券。
可訊息總是以驚人的速度傳播,無論你怎樣保密,訊息還是像風一樣刮過歐洲。
電報這東西,加速了訊息的傳播速度。
前後不過一個星期的時間,連漲了大半年的大明債券就跌掉了一半兒。
可就算是價格跌掉了一半兒,也是有價無市。
賣的人不少,但卻並沒有人接盤。原因很簡單,大明債券本身的價值在於它的高利息。
可如此高的價格,大明帝國給的那些利息跟現在的價格相比,簡直是不值得一提。
明擺著虧本的買賣,誰會搶著去做呢?
沒人願意做虧本買賣!
越沒有人接盤,持有那些大明債券的人就越加的瘋狂。
他們開始瘋狂的降價,企圖將手裡的大明債券賣出去。
而且這種降價,慢慢的也開始有了競爭。
你降一塊我就降兩塊,你降兩塊我降五塊,你敢降五塊我就敢降十塊。
艾虎生也沒有想到,自己用了大半年的時間運作,才將大明債券炒上去。
可歐洲那些瘋狂的貴族們,居然只用了半個月,就把價格降到了二十個帝國金馬克。
為了止損,他們已經無所不用其極。就算損失了五分之四,但也好過血本無歸要好。
要知道,每張大明債券的面值,也不過就是一個大明銀元而已。
一個大明銀元,只能兌換五個帝國金馬克。
更加重要的是,隨著大明債券的一瀉千里,羅斯柴爾德家族也恐慌起來。
他們瘋狂的向債主們催債,好多人都收到了最後通牒。如果一個月之後還不能付清本息,羅斯柴爾德銀行將會沒收他們的抵押物。
也就是那些莊園,酒莊,還有各種各樣的地產,珠寶和包括名畫凋塑在內的藝術品。
為了保住自家的財產,貴族們開始動盪起來。
好多人開始變賣自家資產,包括商鋪、工廠還有各種各樣盈利的買賣。
沒辦法,總不能讓羅斯柴爾德銀行把自己的家收走吧。
如果被人知道了,那面子往哪裡放。
身在羅馬的鄭森,正冷冷的看著正蔓延在歐洲的這一場災難。
他也沒有想到,艾虎生這一手這麼狠這麼絕。
大明動用百萬大軍,損失二十萬人。動用了包括坦克飛機在內的高尖端武器,打了三年都沒能獲得如此驚人的利潤。
但艾虎生只用了一年,只是讓國內的印刷廠印刷了一船精美的債券,居然就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