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國的主要官員,是不同意他們這麼幹的。
可現在,拉賓卻完全說不出口。
這種藉口太過蹩腳,在大庭廣眾之下說出來,會讓人懷疑他的智商。
“我來大明也是心向和平,這一點和貴國大元帥閣下不謀而合。
但我還是希望,我在貴國能夠獲得外交官應有的禮遇。
而不是像現在,如同囚犯一樣的被看管起來。到了鴻臚寺,連個座位都沒有。
大鴻臚閣下,大明畢竟是一個帝國。如此龐大的帝國,應該具有他該有的氣度。。
您說不是麼?”
“拉賓先生!對於大明來說,現在只是為了和平談判的暫時停火。
注意!現在是停火,而不是戰爭的結束。他們還處於戰爭之中!
雖然,我們現在還沒有宣戰。”
“是啊!我們沒有宣戰,說明和平還是可期待的。”拉賓似乎找到了話頭,立刻跟著說。
“大明隨時準備宣戰,不妨告訴你。
我大明大元帥閣下,已經頒佈了戰爭動員令。首批動員兵員兩百萬人!”
鄭森的表情洋洋自得。
“……!”
拉賓有些無語!
這就是大國與小國的實力差距,人家輕輕鬆鬆動員二百萬人去前線打仗。
可以色列全國加起來,還不到四百萬人。
這相當於把以色列一半兒的人口送上戰場!
可問題是,一半兒的人口上了戰場。那麼後方的糧食,彈藥,還有其他的軍工補給如何供給?
大明沒有這樣的問題,大明人口已經突破四億。絕對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國!
供給二百萬人的軍隊,對他們來說算不得大事。
“大人,請您理解以色列企盼和平的心情。並且,將以色列的這份心情轉達給大明大元帥閣下。
我來到大明,就是為了兩國的和平。也為了兩國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幸福,請您理解這份心情。
對於戰爭的起因,我國有絕對是責任。為此,以色列國願意給予大明帝國賠償。
今天暫且就到這裡,我們在住所準備舉辦一個和平晚宴,還請大鴻臚先生光臨。”
拉賓很小的時候就來過大明,他知道大明習慣在酒桌之上談事情。
入鄉隨俗,這個時候吃吃喝喝可能比這種正式場合的談判更加重要。
“本官看看有沒有時間,再說吧!”鄭森不屑的瞥了拉賓一眼。
“哦,還沒有轉達本·古裡安先生,還有小羅斯柴爾德先生對您的問候。”
拉賓帶著微笑,看著鄭森。
提到小羅斯柴爾德的時候,稍稍加重了一點兒語氣。
鄭森看了拉賓一眼!
以聰明著稱的希伯來人,派出來的人果然不一般。
鄭森在倫敦的時候,沒少和羅斯柴爾德家族打交道。
當然,也沒少和羅斯柴爾德家族乾點兒上不得檯面的買賣。
畢竟,想要官做得穩當,沒錢是萬萬不行的。
在撈錢這件事情上,鄭森也不得不承認,羅斯柴爾德家族比較專業。